1274年

1274年

1274年為甲戌年(狗年);南宋鹹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越南寶符二年;日本文永十一年。

大事記

(圖)伯顏伯顏

1274年6月,元世祖下詔攻寧,以伯顏為帥。7月,子絲即位,年四歲,是為恭帝。9月,伯顏在襄陽出兵。宋張世傑堅守郢州。元軍繞過郢州進兵。10月,元軍陷沙洋(今湖北鍾祥以南)、新城。11月,復州(今天門)降元。12月,元軍在陽邏堡(今武漢東)破宋夏貴之軍。漢陽軍、鄂州降元。呂文煥招降沿江各地舊部。宋以賈似道都督諸路軍馬,在臨安開督府;以高達為湖北制置使。

1274年9月,即世祖至元十一年,丁家洲之戰爆發。伯顏率二十萬大軍發襄陽(今湖北襄樊),沿漢水南下,克沙洋(今湖北荊門沙洋鎮)、新城(今湖北潛江),在漢口(今湖北武漢漢口)進入長江,然後揮師東進,宋沿江諸郡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黃州(今湖北黃岡)、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安慶(今安徽安慶)望風歸降。次年二月,元軍至池州(今安徽貴池)。南宋丞相賈似道遣宋京前來議和,元歸還宋已降州郡,宋輸歲幣稱臣。伯顏拒絕和議。丁家洲之戰,宋軍主力喪失殆盡。

1274年3月,元世祖命令屯戍高麗的忻都、洪茶丘等率軍進征日本。10月,忻都等率領蒙古、漢軍及高麗軍二萬餘人,從合浦(今朝鮮烏山)出發,越海侵襲對馬和一岐兩島,殺日本將領允宗助國、經高。繼而在博多灣(今日本福岡)等處登入。日本徵兵十萬餘迎戰,被元軍用火炮擊潰。但元軍在日軍的阻擊下,也兵疲箭老,未能深入。不久,大部分戰船又被博多灣的颱風毀壞,只得撤回高麗。這一年是龜山天皇文水十一年,日本歷史上稱之為“文水之役”。

1274年,沙洋、新城之役。元軍棄郢(今湖北鍾祥)而進,進次沙洋 (今湖北荊門東南)。伯顏屢次遣人入城招降,均為守將王大用、王虎臣拒絕。於是元軍水陸並進,在金汁炮的助攻下,破沙洋堡,俘王虎臣、王大用等人,城中參與抵抗的軍民遭到屠戮。降將呂文煥隨即領兵進攻沙洋南面五里處的小城新城,遭到守將邊居誼的頑強抵禦。元軍縛王虎臣、王大用,並斬首級於城下相脅,邊居誼仍不動搖。呂文煥到城下招降,被宋軍射傷,險些被俘。伯顏見說降無效,調兵水陸猛攻。李庭領兵破外城後,元軍豎立雲梯,蟻附而上,新城告破。邊居誼舉家自焚。元軍攻占沙洋、新城後,即進入漢水下游。

1274年,漢鄂之戰。元軍逼降復州(今湖北天門)後,二十三日,進次蔡店(今湖北武漢西北)。十二月九日,元軍自漢口開壩,引船入淪河,轉沙蕪口,到達長江北岸。夏貴率舟師順流而下與元軍交戰,不利,子夏松敗死。伯顏派人前往陽邏堡招降,夏貴不予答理,並以戰艦數千艘橫截江面,阻止元軍過江。伯顏指揮諸將進攻,竟日不克。十四日,伯顏聞阿術渡江成功,指揮大軍急攻陽邏堡。宋都統王達陣亡,陽邏堡為元軍所據,江陵、鄂州失去禁止。夏貴聞元軍渡過長江天塹,領兵退往淮西,歸廬州;朱禩孫也還軍江陵。宋軍餘眾皆潰,長江中遊蕩無備御。十八日,權守張晏然以城降。荊鄂局勢遂為元軍控制。二十七日,伯顏留阿里海牙戍守鄂州,用兵荊湖,自與阿術領大軍繼續東進。

1274年12月,元軍攻克漢陽、鄂州,順江東下,宋廷非常恐慌,詔令天下勤王。李庭芝派兵入援臨安。明年二月,賈似道率領的十三萬精兵大敗於丁家洲,形勢危急,朝廷急詔諸將勤王。各地將官自顧不暇,只。有張世傑、文天祥、李芾回響。張世傑從駐地郢州領兵入衛,途中曾收復饒州 (今江西波陽)。右相陳宜中因張世傑來自元軍後方,懷疑其與元軍有關係,不加信用,調換了他統率的軍隊。文天祥時為贛州知州,立即聯絡當地豪傑,募兵萬人人衛,四川至吉州。有人攻擊文天祥部為一群烏合之眾,結果被命令留屯在隆慶府。湖南提刑李芾應詔遣將率壯士三千入援,如同杯水車薪。

出生

(圖)羅伯特·布魯斯羅伯特·布魯斯

羅伯特·布魯斯 (1274年7月11日-1329年6月7日)是蘇格蘭歷史中重要的國王,王號“羅伯特一世”。他領導蘇格蘭人打敗英格蘭軍隊,確保王國獨立。羅伯特·布魯斯出生於蘇格蘭貴族世家,他的父系祖先為蘇格蘭-諾曼(法語化的維京人後裔)血統,跟隨征服者威廉從諾曼第來到不列顛,他的母系祖先則是蘇格蘭的蓋爾人。

魯道夫一世 (1274年10月14日出生於巴塞爾,1319年8月12日逝世)從1294年至1317年是普法爾茨的伯爵、上巴伐利亞的公爵。他的父親是上巴伐利亞公爵路易二世,他的母親是德意志國王的女兒。1294年他與德意志國王阿道夫一世的一個女兒結婚。他與他的弟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不和。兩人經過長年爭戰後最後他於1317年被他的弟弟擊敗退位。但是1329年兩人在帕維亞條約中決定將普伐爾茨還給魯道夫的後代。由此維特爾斯巴赫家族被分裂為普伐爾茨和巴伐利亞兩支。1777年巴伐利亞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沒有男性後代,因此由魯道夫的後代繼承。

逝世

(圖)宋度宗趙禥宋度宗趙禥

宋度宗趙禥 (1240年-1274年),原名趙孟啟,1251年賜名孜,1253年立為皇子,賜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265年—1274年),宋太祖十一世孫,宋理宗弟嗣榮王趙與芮之子,宋理宗的侄兒。兒時聰敏,時常一語破的,令理宗喜愛。在位10年,享年35歲,死後葬於永紹陵,諡號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高麗元宗 (1219年-1274年;在位期間:1260年-1274年)姓王名倎,是高麗國的第24代君主。死後廟號元宗,諡號忠敬順孝大王,葬於韶陵。值得一說的是,他有親蒙古傾向,之後高麗分成親元與反元兩派。

劉秉忠 (1216年-1274年),金國瑞州(今綏中縣前衛鎮)人,原名侃,字仲晦,元朝政治家,號藏春散人。劉秉忠出身華北,十七歲時曾仕金朝,蒙古滅金後,曾擔任邢台節度府令史。出家武安山天寧寺為僧,法名子聰。後被海雲禪師推薦給尚未即位的忽必烈,成為其重要謀臣。時人更以他才能卓著,稱其“聰書記”,位列“邢州五傑”之首。

宗尊親王 (1242年12月15日-1274年9月2日)是鎌倉幕府第六代征夷大將軍。他是後嵯峨天皇之長子、母親是藏人木工頭平棟基之女平棟子、後深草天皇、龜山天皇之異母兄。十一歲便就任征夷大將軍。身為後嵯峨天皇的長子,因母親身份低微而沒有繼承皇位的希望。

聖托馬斯·阿奎納 (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哲學家神學家,死後也被封為天使博士(天使聖師)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學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馬斯哲學學派的創立者,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天主教教會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將其評為33位教會聖師之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