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功

正文

舊時戲曲旦行表演基本功,稱“踩”。“”又叫“板”,分“硬”和“軟”兩種,“硬”為木製,“軟”用布綴衲,仿小腳形。“踩”即模仿封建時代纏足婦女行走姿態的動作,多用於花旦、武旦、刀馬旦。表演時,演員雙腳掌各縛“板”一塊,外套繡花鞋,著大彩褲遮住真腳,而將“小腳”露出。功屬於高難技術。訓練時,演員常須在冰地里“踩”跑圓場、打把子;表演時則常有“踩”跌扑、打出手等特技。
功創始於何時,目前尚無確考。乾隆年間,魏長生北京演出西秦腔時,曾豐富和提高了踩的技巧,逐漸在梆子、京劇等劇種中流傳開來。由於功是對舊時代婦女纏足陋習的模仿,辛亥革命後,不少藝人力主取消,也有人主張作為訓練旦腳腰腿功的手段予以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功被廢除,但作為形體訓練的手段,功的廢留,仍是專業工作者探討的課題之一。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