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寺[重慶渝北]

龍頭寺[重慶渝北]
龍頭寺[重慶渝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重慶龍頭寺坐落於重慶市渝北區興盛大道及上品十六小區旁,毗鄰江北區[重慶江北區]。據說,龍頭寺所在的山頭恰似一條仰天長嘯的龍,早年前“當時山上樹木蒼蒼,寺廟香火旺盛,歷經整修的寺廟也已經有相當的規模。但在大煉鋼鐵時,樹木和寺廟的建築都未能倖免。”根據出土的佛像上的文字推測,是明朝正德16年(1506年)重修,距今500多年歷史。

基本信息

簡介

據當地老百姓描述,以前的“龍頭”昂首飛揚面朝渝中區朝天門,在半山腰,有10幾棵參天古樹,其形狀恰似“龍眉”。每年春夏時節,山上大樹搖動大雨傾盆時,“龍”就好像是在呼風喚雨,無形間增加了龍頭寺的神話色彩。每逢乾旱時節,山上有很多人來求雨,說來也怪,龍頭寺在大旱之年從不缺水,特別是正殿右側的那口井,水涼且微甜,傳說那是龍洗澡嬉戲的地方,當地人也因此稱此水為“龍水”。近年,城市建設者在探測中才發現“龍水”的真相———山下有一條陰河,水源一直通向朝天門。

傳說

龍頭寺龍頭寺
傳說,龍頭寺已經擁有千年。“龍頭寺究竟是哪年修建的,沒有準確的文史記載”,現任住持三十多歲的覺常法師說,根據出土的佛像上的文字推測,是明朝正德16年(1506年),距今500多年歷史。龍頭寺碑序還顯示,國民黨政治部曾在裡面住過。寺廟下有一個呈“C”形的防空洞,當地村民叫它“飛機洞”。洞可容納兩三百人,有約2米多高。洞子是抗戰期間,國民黨政治部為躲避敵機轟炸而挖的。
覺常法師2004年底接手參與龍頭寺重建工作的,他入住寺廟時,裡面除了40多尊佛像外,就是幾根楠竹撐起的一些石棉瓦,“佛像是村民翻地時挖出來的”。現在,寺院發生了巨大變化,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高聳入雲,1200平方米的附屬大樓拔地而起。三層斗拱式飛檐斜插天空。寺院門口上方2米長的橫匾上“龍頭寺”三個大字顯得十分威嚴。
不遠處,重慶龍頭寺公園於2010年1月1日開園,目前是全重慶市最大的公園。公園內部將巧妙地設定多個科普景點,如在北大門入口處設定一個300米長的科普藝術浮雕長廊,長廊浮雕圖像分為史詩篇、現代篇、未來篇,展示從四大發明到神舟七號等中國輝煌的科技發展歷史。值得一提的是,龍頭寺公園本身的建設充分體現科技環保主題,丟垃圾進垃圾箱,垃圾箱會向語音向你道謝;“院士林”傳播科技文化;湖泊、濕地形成生態的水循環系統;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公園設施等。龍頭寺公園門票免費,繞湖漫步四季鮮花大道,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健身常去之地。
另一因此命名的重慶龍頭寺火車站,2005年12月5日竣工。2006年9月25日,龍頭寺火車站被鐵道部正式命名為重慶北站。2006年10月22日,重慶北站投入客運。旁邊依次為重慶市龍頭寺輕軌站、龍頭寺公車站、龍頭寺長途汽車站。龍頭寺火車站旅客通道分上下兩層。旅客從上層通道離開火車站,可在站外乘坐多趟市內公車進入市區;下層通道則直接連同輕軌站點,旅客可由此直接換乘輕軌3號線,到達較場口和江北機場。長途汽車站也設定在地下層,旅客下車後可直接換乘。
同名的另一龍頭寺,坐落於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龍頭寺村,在天水、禮縣交界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