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雲驤

龍雲驤

龍雲驤(1905—1950),字仲夔,四川省榮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黃埔軍校四期步科畢業。1949年5後,在重慶警備司令部、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任職。1950年12月,在榮縣遇難。


簡歷

雲驤(1905—1950),字仲夔,四川省榮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黃埔軍校四期步科畢業。1930年1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獨立旅第三團第一營少校營長。“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所部作為參戰的預備隊。1933年6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第十師第三十旅第五十九團中校團附,同年12月,參加討伐“閩變”的十七九路軍。“閩變”平息後,投入對江西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
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忻口戰役。1937年10月代理第十四軍第十師第三十旅五十九團團長,1938年2月,實任第三十旅第五十九團上校團長。1939年5月,調任軍事委員會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學員總隊第一大隊第一隊上校隊長。1941年9月任第一學生總隊少將總隊長。1945年7月,任預備第四師少將副師長,1946年4月,任整編預備第四旅少將副旅長,10月任整編預備第四旅少將旅長,1947年9月任國防部少將部員,1948年9月22日,敘任陸軍少將。
1949年5後,在重慶警備司令部、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任職。
1950年12月,在榮縣遇難。

生平

龍雲驤,字仲夔,生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四川省榮縣五寶鎮人,辛亥革命榮縣起義領導人龍鳴劍之侄。
1925年,龍雲驤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初編入入伍生總隊,1926年3月,經入伍生升學考核轉為軍官學生,編入步科第二團第二營第五連,同年 10月4日畢業,參加北伐。
1930年1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獨立旅第三團第一營少校營長。
1931年5月,隨部赴河北參加對石友三部的作戰,繼又入贛圍剿紅軍。“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率部駐防於南京等地,作為參戰的預備隊。中日兩國停戰後,於1932年5月,再度開赴皖贛兩省圍剿紅軍,11月追擊紅四方面軍入川。
1933年6月調升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第十師第三十旅第五十九團中校團附。1933年12月參加討伐“閩變”的十九路軍。“閩變”平息後,投入對江西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1934年11月所在的第十師率先進占紅軍中央根據地的中心區瑞金。1935年6月17日敘任陸軍步兵少校。1936年8月“兩廣事變”平息後,所部進入廣州。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所部從平漢路迅速調往潼關附近集結,後又調往洛南集結待命,“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奉令進入西安城防務。
抗戰軍興,時任第十四軍第十師三十旅五十九團團附的龍雲驤參加了晉北的忻口戰役。1937年10月17日,龍雲驤所在的五十九團奉命馳援第二十一師防守的新練莊,未及到達,新練莊已為日軍所破,第五十九團乘占領之敵立足未穩之際,毅然發起攻擊,攻入村內,與敵肉搏巷戰。經四小時苦戰,將敵逐步殲滅,奪回了陣地。10月18日,日軍主力向第二十一師陣地再次發起攻擊,為策應友軍作戰,五十九團王聲溢團長親赴炮兵陣地指揮射擊,瓦解日軍攻勢。敵機發現目標後,即輪迴投彈轟炸,王團長身負重傷,龍雲驤接替王聲溢代理五十九團團長。10月24日,盟騰村陣地一部被敵突破,龍雲驤率五十九團跑步增援,到達後即向正面之敵猛攻,與敵血肉拼殺,將敵全數擊退,日軍遺棄陣地屍首達200餘具,五十九團亦傷亡400餘人。10月20日,十四軍軍長李默庵將軍到該團慰問,見該團士兵個個身上血跡斑斑,泥土蒙面,衣衫襤褸,而士兵依然士氣旺盛,深為感動,遂勉勵他們為“鐵團”。
忻口戰役後,所部轉移至晉南中條山一帶與日軍展開游擊戰。
1938年2月,實任第三十旅第五十九團上校團長。6月16日敘任陸軍步兵中校。
1939年5月,調任軍事委員會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學員總隊第一大隊第一隊上校隊長。8月所部改稱軍事委員會軍訓部西南遊擊幹部訓練班西南班學生總隊第一大隊第一隊,仍任上校隊長。
1940年6月,升任西南遊擊幹部訓練班第一學生總隊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1941年9月升任第一學生總隊少將總隊長,率部在浙江仙居等地與日軍作戰。
1945年7月,調任預備第四師少將副師長。抗戰勝利後曾兼任上海日俘管理所所長。
1946年4月,預四師整編為預備第四旅,改任少將副旅長。7月11日獲頒忠勤勳章。10月升任整編五十七師整編預備第四旅少將旅長。同月10日獲頒勝利勳章。11月16日敘任陸軍步兵上校。參加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1947年9月,調任國防部少將部員。
1948年9月22日,敘任陸軍少將。
1949年5月後,在重慶警備司令部、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任職,12月1日,解放軍占領重慶的第二天,離開重慶返回榮縣家鄉。
1950年12月,在榮縣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