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血樹褐斑病

病害中文名:龍血樹褐斑病 病害英文名:Dragon 病原學名:Leptosphaeria

基本信息

病害中文名:龍血樹褐斑病
病害英文名:Dragon tree Leptosphaeria leaf spot
病原中文名:龍血樹小球腔菌
病原學名:Leptosphaeria draconis Urries
分類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門腔菌綱格孢腔目,小球腔菌屬,龍血樹小球腔菌
寄主中文名:龍血樹
侵染部位:葉
病害分類:真菌

病原介紹

子囊殼葉兩面 生,近球形,黑色孔口乳突狀,初埋生,後突露,寬128~213μm,高156~227μm,孔口直徑18~29μm;子囊棍棒形,雙層壁,65~90×9~12 (μ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紡錘形,欖褐色,5個隔膜,隔膜處稍縊縮,基部第3細胞稍膨大,大小15~20×4~5(μm)。

病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 葉片上病斑長形,褐色,較大,邊緣紅褐色。後期病斑變為灰白色至灰褐色,葉兩面均生有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子囊殼。發病嚴重時造成葉片局部枯死。廣東2~3月開始發病,北方棚室秋末冬初發生在盆栽植株上。

發病規律

病菌以枯死病葉上的子囊殼及分生孢子越冬,遇水釋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侵害健株。分生孢子是本病主要侵染源,萌芽後從氣孔侵入為害。多雨地區發病重。

防治辦法

(1) 精心養護,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2) 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