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葉球癭蚊

龍眼葉球癭蚊 屬雙翅目癭蚊總科、樹蚊亞科中的一種;在廣西南寧地區的龍州、大新、崇左等龍眼產區發生較普遍;以幼蟲為害龍眼葉片,受害處形成近圓球形的蟲癭。此蟲的防治主要是採取藥劑防治,掌握新梢幼葉出現蟲癭前用藥挑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龍眼葉球癭蚊
類別:雙翅目,癭蚊總科、樹蚊亞科中的一種;

分布與危害

廣西南寧地區的龍州大新崇左等龍眼產區發生較普遍;以幼蟲為害龍眼葉片,受害處形成近圓球形的蟲癭。

形態特徵

成蟲:雌體長2。5毫米,胸寬0。4毫米。全體呈煙褐色。頭小,複眼很大,其上緣在觸角窩上左右相互連線。觸角線狀細長,共14節,柄節較粗大,梗節球狀,鞭節末節為紡錘狀,其餘各節均為長柱形並布有稀疏短毛。前胸短小,中胸發達拱起,小盾片橫寬,泡沫狀。翅脈退化、簡單。前緣脈包圍全部翅緣,但在後緣的脈較弱,伸達翅緣的縱脈僅3條。平衡棒黑色。足細長,各足的基節和股節黑褐色,脛節和跗節淡黃褐色;跗節5節,第1跗節最長並在近基部處有一黑斑;後足脛節末端外方具1長刺。腹部呈長紡錘形,末端具匙狀物1對。雄體較小,體長1。5毫米,胸寬0。5毫米。腹部卵形,較粗短。

生活習性

該蟲以幼蟲為害龍眼葉片背面的中脈和主側脈,受害後的葉脈組織長出南徑2。5-3毫米圓球形的蟲癭,癭體有一小柄狀與葉脈相連,每一受害葉片有蟲癭數粒至數十粒不等。幼蟲在蟲癭內取食、生長、化蛹,成蟲從蟲癭中羽化而出。每年4月中下旬為成蟲羽化盛期。老齡樹體的樹冠下部葉片受害較重。幼蟲的天敵是一種金小蜂。

防治方法

實行苗木檢疫

在此蟲發生為害區,在調出苗木前,要嚴格檢查,將帶有蟲癭的葉片徹底摘除燒毀,以防止害蟲隨苗木傳入新區。

人工防治

在采果後和冬季清園時,把樹冠內膛蔭、弱、病蟲枝葉剪掉;在各次梢期,堅持做好疏梢等工作,以減少蟲源。

農業防治

加強果園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促進各期新梢抽發整齊,惡化癭蚊產卵繁殖條件。做到合理修剪,注意排灌,以降低果園內空氣和園土濕度,形成不利於癭蚊幼蟲入土化蛹和成蟲羽化出土的環境。

藥劑防治

在有癭蚊為害較重的荔枝園,每年在越冬幼蟲入土化蛹前(2月下旬至3月初),成蟲羽化出土時(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施灑藥劑觸殺幼蟲和成蟲。每667平方米(一畝)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5千克,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100-150毫升,或50%幸硫磷乳油0。5千克,分別與20千克細砂或呢粉拌勻後,均勻撒在樹冠下和四周表土,並覆蓋薄土或淺耘園土,使藥混入土壤。此外,新梢抽發期,尤其是夏、秋梢期,在蟲癭出現前,選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或10%滅百可乳油2000倍液,或40%樂斯本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這幾種藥劑的任一種分別加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混用,噴灑樹冠1-2次。

生物防治

注意保護利用果園原有的天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