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市國土資源局

主要職責

1、[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國土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受委託研究起草市級有關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和地質環境管理的規範性檔案、規定,經審議通過後組織實施;制定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和地質環境管理的技術標準、規程、規範和辦法。
2、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畫和其他專項規劃;參與市政府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核;指導鄉鎮(街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市立建設項目的用地預審;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地質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
3、依法保護土地、礦產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承辦並組織調處權屬糾紛,查處違法案件。
4、制訂並實施耕地特殊保護和鼓勵耕地開發政策;實施土地用途管制,組織基本農田保護,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懇和開發耕地的監督工作,確保耕地占補平衡。
5、管理全市土地資源和城鄉地籍、地政工作;制訂地籍管理辦法,組織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和動態監測;組織和指導土地確權、城鄉地籍、土地定級和登記等工作。
6、制訂並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入股、轉讓交易和政府收購儲備管理辦法;管理和監督土地資產、土地市場;組織實施國有土地資產清查、核定和處置工作;制訂和實施鄉鎮(街道)村用地管理規定,知道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傳管理。
7、指導基準地價、核定地價評測,審定評估機構從事土地評估和土地勘測機構的資質,確認土地使用權價格;承擔報市政府、麗水市政府、省政府、國務院審批的各類用地的農地轉用、征(使)用的審查、報批工作。
8、依法管理礦業權市場;制定全市採礦權市場的運行規則和管理規定,組織實施採礦權的行政授予、招投標和拍賣,審批採礦權轉讓申請;收取採礦權使用費和採礦權價款
9、承擔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負責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和合理利用進行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全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檢、年報和礦產資源督察工作;依法徵收和使用礦產資源補償費;依法收取和管理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監督、驗收礦山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監督管理獨立選礦活動。
10、組織地質災害勘查、監測和防治;負責地質災害評估、勘查設計、管理、施工單位資質等審查認證的管理;指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監測、監督地下水的過量開採與污染;保護地質遺蹟。
11、組織開展土地、礦產資源的科技工作和對外合作與交流。
12、領導下屬事業單位工作。
13、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辦公室
綜合協調機關政務,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工作;負責重要文獻的起草,負責各類檔案的運轉和管理工作,負責局重要會議及重要事項督察工作,負責文秘、保密、檔案、保衛以及局機關的行政事務工作。承擔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工作;負責退休幹部、職工管理服務工作。編制國土資源科技教育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國土資源科技成果項目的鑑定和推廣,組織對國土資源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引進、開發、利用和推廣;制訂並實施國土資源宣傳工作計畫;組織開展幹部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編制並落實年度財務計畫,組織實施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制訂國土資源有關規費徵收、使用和管理辦法;做好市級土地、礦產資源規費的徵收;承擔市財政撥給的國土資源工作經費及其他資金的財務管理工作;對國土資源局管理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及專項收費進行財務監督管理;對全市國土資源規費、補償費的徵收和使用進行監督;負責全局勞動工資管理和綜合統計工作;對直屬單位的財務進行監督管理與審計。

法規監察科

組織開展國土資源政策調研,提出有關政策建議;負責有關國土資源管理規範性檔案的起草、審查、協調工作;負責有關國土資源的法律諮詢工作;負責有關行政複議應訴事宜。監督檢查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組織對土地及礦產資源、地質環境規劃、農地轉用、土地徵用、土地和礦產資源資產處置、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交易行為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承擔國土資源信訪工作。
土地規劃耕地保護科
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畫和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土地開發規劃、土地整理規劃、土地復墾規劃等專項規劃;參與市政府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核;指導、審核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市立建設項目的用地預審;承擔基本農田劃區定界和農地轉用規劃審核。制訂並組織實施耕地特殊保護、耕地開墾、農地保護、土地整理、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復墾等有關政策性規定;指導農地用途管制,組織基本農田保護,農地轉用報件的組織,承擔補充耕地方案、土地征(使)用方案的審核和管理工作;承辦與轉用或徵用同時上報的土地供應方案的審查報批工作。
地籍管理科
組織實施地籍管理規定、地籍管理技術規範和權屬管理辦法,承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終止等的權屬管理;組織全市土地資源現狀調查、動態監測、地籍權屬調查、變更調查及統計;組織全市地籍信息系統建設;承辦並組織調處土地權屬糾紛。
土地利用管理科
制訂並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轉讓、作價入股抵押、交易和政府收購儲備管理辦法;承擔基準地價、標定地價評測;組織審核土地評估機構資質;承擔土地評估價格的初步確認;承擔土地等級評定的審核工作;實施鄉鎮(街道)村用地管理、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和土地資產、土地市場監督管理;承擔企業轉制的土地資產的管理及處置工作;承擔供地方案的審核及上報審批的各類項目用地的報批工作。
礦產資源管理科
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負責採礦登記發證和採礦權轉讓審批、招投標和拍賣工作;依法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採礦權使用費、採礦權價款、依法收取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負責全市礦產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調處採礦權屬爭議;負責全市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的組織指導工作;制訂並組織實施礦產資源儲量管理辦法;管理礦床工業指標;組織全市礦產資源儲量的登記、統計工作;管理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工作,認定評審結果;組織礦產資源儲量年檢和儲量審計;組織開展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分析,研究擬訂礦產資源政策。組織編制和實施地質調查評價與礦產勘查規劃、計畫;管理地勘活動。
地質環境科
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地質環境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編制和組織實施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勘查計畫,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負責地質環境資源保護管理,參與與地質環境有關的重點建設項目、易造成地質環境問題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和地質遺蹟保護區的審批;負責地質災害區監督管理,組織協調重大建設工程地質環境評估和地質災害治理工作;監督礦泉水和地熱水的開發利用;組織、監測、監督並防止地下水的過量開採與污染;承擔地質環境監測管理與信息服務。

規劃計畫

龍泉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
1規劃背景
1.1龍泉市自然及社會經濟概況
1.1.1自然條件
地理位置: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邊境,東鄰雲和、景寧兩縣,西與福建省浦城縣、松谿縣交界,南接慶元縣,北連遂昌縣、松陽縣。介於東經118°42′38〞至119°25′12〞,北緯27°42′35〞至28°20′32〞之間。東西長68.9公里,南北寬70.8公里,轄區土地面積3039.8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龍泉市多山,中、低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7.3%,丘陵占28.3%,低丘及河谷僅占4.4%,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山脈均屬武夷山系,從西南分兩支伸入,西北支仙霞嶺向東北伸展;東南支洞宮山脈盤踞龍泉市南部。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達730餘座,黃茅尖1929米,為江浙最高峰。由於地勢高峻,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占總面積的77.6%;耕地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積占41.5%,坡度在25°以上的占16.2%;甌江上游之龍泉溪居兩支山脈之間,從西南向東北橫貫於中部,其支流有20條之多;西北部有屬錢塘江水系的住溪和碧龍溪;西部有閩江水系的寶溪。沿溪分布著龍泉溪河谷盆地、安仁溪河谷盆地、均溪河谷盆地、錦溪河谷盆地等,是龍泉市農耕土地之精華。
地質:龍泉市北部、東部、東南部主要為侏羅系火山凝灰岩及流紋岩;中部、西部、西南部主要為前泥盆系變質岩,伴有中生代的岩漿侵入體,岩層有角閃岩類、片岩類、片麻岩類等。
土壤:龍泉市有紅壤、黃壤、潮土、水稻土等四個土類。紅壤占土壤面積的50.1%,廣泛分布於海拔750-8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區,紅壤和黃紅壤亞類土層深厚,理化性較好,開發利用廣,但侵蝕型紅壤土層較淺薄,要防止水土流失。黃壤土類分布在800米以上低、中山區,其面積占土壤面積的39%,其中除侵蝕型黃壤土層較淺,且多分布於陡峭地形需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外,其餘亞類理化性均較好。水稻土土類分布廣,從海拔150米延伸至1400米,面積占土壤面積的10.4%,分為滲育型、瀦育型和潛育型等三個亞類。潮土土類分布沿溪兩岸的灘地、階地上,其面積僅占0.3%。
氣候:龍泉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豐富。具有冬暖春早夏長秋遲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7.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7.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6.5℃,極端最高氣溫為40.7℃,極端最低氣溫為-8.5℃,全年降雨量平均為1645毫米,日照1824小時,無霜期262天,10℃以上活動積溫5569℃,對農耕及果林業極為有利。熱量、水分的垂直層次性顯著,形成豐富多彩的小氣候類型,它是決定生物多樣性的最重要因素。
水文:龍泉水資源豐富,總量達25.98億立方米,水力理論蘊藏量28萬千瓦,可開發量25.4萬千瓦,已開發2.43萬千瓦,待開發潛力較大。
植被:龍泉市生物資源多樣,森林覆蓋率高達73%,森林植被具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特徵,垂直分布顯著,海拔800米以下主要為馬尾松、杉、毛竹林;800米以上為黃山松天然林,1400米以下為常綠闊葉林,1400-1600米為針闊混交林,1600-18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林、高山矮林,1700米以上是灌叢、草甸。共有種子植物1800餘種,苔蘚植物61種,蕨類160種。其中屬珍稀瀕危保護植物28種,藥用植物1385種。動物有獸類50餘種,鳥類100餘種,爬行類50餘種,兩棲類20餘種,魚類80餘種,昆蟲類1025種。豐富的生物資源在21世紀將成為熱門的旅遊資源,其中的部分基因可能對人類未來的生產、生活,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1.1.2社會經濟概況
龍泉是浙西南地區面積最大的縣級市,是浙江省省直城市之一。2005年,龍泉市總戶數85899戶,總人口278423人,占浙江省總人口的0.59%。全市總人口中,男性145227人,占52.2%;女性133196人,占47.8%。全市非農業人口42114人,占總人數15.13%。全市轄八鎮八鄉三個街道辦事處,442個行政村,市政府駐地龍淵街道。有漢、畲、回、苗、壯、滿、侗、瑤、白、黎、土家等民族,為浙江省畲族主要分布地區之一。
龍泉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景色秀美、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世界香菇生產發源地和“中華靈芝第一鄉”;是全國農村電氣化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改革開放以來,龍泉市的社會事業發展迅猛,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成果。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事業、體育事業、新聞出版事業迅速發展。道路交通、電力通訊、給排水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計畫生育、土地管理、環境保護三項基本國策深入貫徹,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污染治理和飲用水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城市的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快速啟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純收入穩定增長,民眾的住宅、交通條件不斷改善,恩格爾係數逐年下降,人民生活基本達到溫飽水平,正向小康邁進。
200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27億元,一、二、三產比例為20.3:39.5:40.2;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0544元。
1.2龍泉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2005年,龍泉市轄區土地面積為303988.08公頃。從一級類即三大類分布來看,龍泉市土地利用現狀是以農用地為主,為287561.90公頃,占94.60%,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以外的區域;其次是未利用地,為10244.84公頃,占3.37%,其中一半多是荒草地;第三是建設用地,為6181.34公頃,占2.03%,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小城鎮。具體見附表[3]……

領導信息

姓名:葉偉玲
職務:黨委書記、局長
職責範圍:
主持國土資源局全面工作。
姓名:季明星
職務:黨委副書記

職責範圍:  

 
協助黨委書記、局長工作。負責黨群、辦公室、人事、財務、工青婦、老幹部、計畫生育、文明創建、社區共建、幹部考核、基層國土所建設、聯繫村等工作。分管辦公室、機關黨委、財務科、基層國土資源所、國土勘測規劃所,聯繫工業園區國土分局、新農村建設和人大、政協、統戰工作。
姓名:劉小平
職務:黨委委員、副局長
職責範圍:
協助局長工作。負責土地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畫、建設用地管理、耕地保護、農地轉用、國土經濟分析、項目建設等工作。主管土地儲備中心工作,分管土地規劃耕地保護科。
姓名:謝大武
職務: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職責範圍:
協助黨委書記、局長工作。負責紀檢監察、礦產規劃、礦產資源管理、礦業權市場管理、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建設、政府採購、工作督查、效能建設、安全生產等工作。主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監察室、礦產資源管理科、地質環境科、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姓名:張永呈
職務:黨委委員、副局長
職責範圍:
協助局長工作。負責土地徵收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土地整理開發、政策法規和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宣傳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普法、信訪、招商引資等工作。分管法規監察科、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統一征地拆遷辦公室、土地整理開發中心。姓名:呂蘇敏
職務:黨委委員、副局長
職責範圍:
協助局長工作。負責土地利用、土地出讓、土地市場管理、地產交易、企業改制涉及的土地資產處置及地價管理、土地評估確認、地籍管理、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土地權屬管理、土地調查統計、行政許可等工作。分管土地利用管理科、地籍管理科、行政許可科(行政服務中心國土視窗)、國土資產管理所。

直屬單位

龍泉市統一征地拆遷辦公室
龍泉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
龍泉市國土資產管理所
龍泉市土地儲備中心
龍泉市土地整理開發中心
龍泉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小梅管理所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龍淵管理所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工業園區分局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八都管理所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西街管理所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安仁管理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