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鎮[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龍江鎮]

龍江鎮[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龍江鎮]

龍江鎮處在資中縣東北部,距離資中縣(水南鎮)24km,因取龍洞坡之“龍”以及臨江寺之“江”得名。1914年建蔡家鄉,1951年置龍江鎮,1958年改秀峰公社,1961年更名蔡家公社,1984年置蔡家鄉,1985年建蔡家場鎮,1992年更名龍江鎮。龍江鎮位於縣境東北部。

民政事業

龍江鎮為資中縣轄鎮,位於資中縣城區東北,與安岳縣周禮鎮接壤。鎮政府所在地蔡家場,資(中)安(岳)公路過境,距資中縣城24km,內江市區33km,安岳縣城50km。龍江鎮幅員面積92.63k㎡,作為資中縣幅員面積第二大鎮(鄉)(僅次孟塘鎮),也為內江市幅員面積第六大街道(鎮、鄉)(次於新場鎮、連界鎮、鎮西鎮、觀英灘鎮、孟塘鎮)。龍江鎮戶籍人口5.5萬,其中城鎮人口3000餘人,有回族10人,全鎮有38個村、1個社區(蔡家場社區)居民委員會,6個居民小組,18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龍江鎮2014年總人口58413人,總戶數18474戶,其中,農業人口55074人,農業戶16661戶,非農業人口3339人,非農業戶1813戶。2014年耕地面積45476畝,其中田15565畝,土29911畝。林地面積15122畝,森林覆蓋率22.5%。

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兼產花生、油菜子,特產金條子辣椒。龍江水庫為旅遊勝地。.鞏固玉米制種基地,生產高產玉米種子,種植制種玉米面積1200畝,生產玉米種子22萬公斤,產值260萬元。發展水果生產,水果總產量4383噸,其中柑桔3144噸,梨子547噸,葡萄10噸,其它682噸。發展生豬養殖,生豬出欄達到41143頭。

自然資源

龍江鎮地屬淺丘,蒙溪河過境,海拔355--434米,最高氣溫36~C;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無霜期295天。境內建有占地7000餘畝、灌溉面積8萬餘畝的龍江湖和寶元水庫,有3.5萬伏變電站和裝機容量800千瓦的清泉洞電站,資安公路橫穿該鎮。

龍江鎮地處亞熱帶濕潤地區,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生物資源較為豐富,森林覆蓋率22.5%,樹木品種以柏樹、柏楊樹、桉樹等為主;野生藥材以五月艾、牛蒡等為主,魚類主要有鯉魚、鯰魚、鯽魚等。龍江鎮地靠濛溪河,高洞河,地表水資源充足。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兼產花生、油菜子,特產金條子辣椒。龍江湖為旅遊勝地。.

經濟概況

資中龍江現狀 資中龍江現狀

全鎮有耕地面積5.12萬畝,糧食作物主產小麥、玉米、水稻、紅苕;經濟作物盛產油菜、花生、 海椒、水果等。1998年全鎮糧食總產2.52萬噸,工農業總產值17880萬元,出欄肥豬3萬頭。鎮內有完中1所,國中3所,中心國小5所,村校27所;有“一級甲等”中心衛生院;有新政澱粉廠、龍成食品廠、機磚廠、麵粉廠、酒廠、自來水廠、天然氣公司等。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已全面開通,龍江湖、觀音寺系著名的旅遊勝地。

2014年龍江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值62275萬元,第一產業17913萬元,占28.8%,第二產業15784萬元,占25.3%,第三產業28578 萬元,占45.9% ,比上年度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17913萬元,比上年度增長7.8%,第二產業15784萬元,比上年度增長9.6%,第三產業28578萬元,比上年度增長6.4%。

歷史沿革

集市始建於明,1915年置蔡家鄉。歷經撤併,1951年建龍江區,取場鎮龍洞坡之“龍”和臨江寺之“江”得名,1992年撤區建龍江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