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堂壁畫墓

墓為磚砌單室壁畫墓,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 墓門東側壁畫已毀,南壁墓門西側、西壁、北壁及穹隆頂畫保存完好。 墓門東側壁畫內容與西側相同。

齋堂壁畫墓
遼代晚期壁畫墓。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西齋堂村。1979年8月發現。墓為磚砌單室壁畫墓,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墓室為穹窿頂,正方形底,邊長2.8米,高2.6米,四壁用灰磚錯縫平砌,疊縫處用石灰粘接。壁面塗有厚約1厘米的白灰,上繪彩色壁畫。墓門東側壁畫已毀,南壁墓門西側、西壁、北壁及穹隆頂畫保存完好。墓頂以穹隆頂為基點,繪製有六瓣巨大蓮花,外圍纏枝蓮12朵,再外為黃、粉、紫色小蓮花。墓門洞西側墨書楷字“安堂齋”3字,東側書“樂堂”。墓門西側牆壁畫有侍女2名,墓前者形態端莊,臉頰豐滿,面帶微笑,髮髻高挽,頭戴鳳冠,耳飾耳環,頸帶瓔珞項圈,身穿綠色披帛,內襯粉色長袖衫,下著粉紅色長裙,雙手於臉前托一果盤,內置桃、石榴等果品;後者頭飾、服飾同前,只是臉龐顯得清秀,柳眉杏眼,面帶愁容,雙手托盤,盤中置高足碗。墓門東側壁畫內容與西側相同。西壁是一組連環畫,畫面上方帷幔低垂,天上飄浮五色祥雲,地上的山岩、土丘、野草遠近有別,整個畫面由4株樹幹將畫面內容分為3部分。右側為祭祀先人的場面,中間為審理案情的場面,左側為處理犯人的情景。北部石砌長方形棺床上繪有4幅山水畫,內容包括樹木間隱現的樓閣、古塔和近處的農家小院等。墓室早期被盜,大部分葬具和遺物已被嚴重破壞。棺床附近留有彩繪小型木欄桿殘件。一南北向柏木棺已毀,左右棺壁均為3塊柏木板拼成,用大頭榫與前後棺檔及棺底板相連線,彩繪纏枝牡丹及錦團小蓮花。棺前檔上彩繪幔帳,右繪侍男左繪侍女,僅殘存下部衣裙和2條下拂的飄帶。棺後檔繪海水蓮花。另一棺已腐朽,附近遺有1男1女2具骸骨。人骨周圍殘存繡有花卉、蝴蝶的棕黃色錦殘片。墓內還出土三彩蟠龍香爐、三彩罐、白瓷罐各1件。在墓頂附近的地堰上發現遼天慶元年(1111)墓幢1座。墓內的人物皆為漢人,著漢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