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板書

大部分說小書(即文書),有《乾隆游江南》、《紅娘子傳書》等長篇。 1988年,有《撞車記》及《儲蓄風波》等新的短篇曲目赴上海市演出。 常用曲調《基本調》、《慢板》、《馬調》等。

鼓板書形成於清末,由鈸子書藝人兼演。
曲目均為民間故事。大部分說小書(即文書),有《乾隆游江南》、《紅娘子傳書》等長篇。20世紀80年代,南匯縣文化館與下沙鎮胡善言根據民間“咬奶頭”的傳說故事,整理成《金針恨》,參加1987年11月的上海市農村曲藝調演。1988年,有《撞車記》及《儲蓄風波》等新的短篇曲目赴上海市演出。
表演多為單檔,演員右手持竹籤擊板鼓,左手握檀板,邊唱邊自擊節奏,並以檀板、鼓簽作道具。體裁為韻文,對節奏、字句要求嚴格。解放後配以絲弦伴奏,韻文中穿插散文,並揉以南匯民歌。唱詞為七字曲調,東鄉調為主,敘說特徵明顯。常用曲調《基本調》、《慢板》、《馬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