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山雨初晴

點絳唇·山雨初晴

《點絳唇·山雨初晴》是宋朝時期的一首詞,作者是宋自道。

詩詞原文

山雨初晴,余寒猶在東風軟。滿庭苔鮮,青子無人見。 好客不來,門外芳菲遍。難消遣。流鶯聲囀,坐看芭蕉展。

詩詞題解

《點絳唇》詞牌常抒愁悵、嘆惋之情;是詞亦借景遣懷。“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清?李漁《窺詞管見》)。

詩詞鑑賞

上片寫景、乃述人們對春暖微寒之感受。“山雨初晴”,綿綿山雨剛剛停歇,天空才放晴。尚覺“余寒猶在東風軟”,東風因略存“余寒”,吹拂得柔弱無力。其中“軟”字形象貼切,同於李商隱《無題》詩所言“東風無力,”並與“山雨初晴”“余寒猶在”相輔相成,這樣也就點明了季節。緊接兩句“滿庭苔蘚,青子無人見”,將筆觸移至詞人山居之所,其地苔蘚已遍生於庭前,說明早是人跡罕至,唯詞人獨居於此。而“青子“即未熟未黃的梅子,本合拋青梅為戲之意,猶言與斯人曾有無猜情愛;然而卻“無人見”,不勝悵惘,並與前面“滿庭苔蘚”相呼應,便暗示自己如今孑然一身之狀。從全句看,無疑是對戀人昔日相處的美好懷念,以及對眼前獨自孤寂度日的哀嘆。

下片則將情景互動融匯,承接上片,更進一步傾吐胸中愁悶。下片首句“好客不來”,這是對上片“青子無人見”之呼應。次句“門外芳菲遍”,又著力渲染出居處山花遍野、芳香四溢的美景,但是如此好景卻落得個“好客不來”,無人相與分享,心中自然難免郁愁倍增,自然也就更“難消遣”。全詞歇拍二句“流鶯聲囀,坐看巴蕉展”,既是惆悵的無奈心情的展現,又是獨居生活的真實寫照。“流鶯聲囀”是與“芳菲遍”共存的美妙春色,中國古代詩家詞客常用鶯聲增加春之動感,並藉此與人物心境相對照。宋·朱淑真《眼兒媚》中即有“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之句,言本來是悅耳的婉囀鶯鳴聲對感傷之人來說乃是喚起春愁之由,“流鶯聲囀”句亦秉承此意,與之異曲同工。而“坐看芭蕉展”中之“芭蕉”也是詞人之慣用形容情人一方之物,多與“丁香”對。如唐李商隱《代贈》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便寫相思之情,亦兼所懷者而言。此處因無奈生出的“坐看芭蕉展”,眼中芭蕉雖展,而心中愁結卻未得展,隱含著無限的感傷和寂寥。

此詞委婉含蓄,情寓景中,情景相融,不失為深具意境之作。

作者簡介

宋自遜

[約公元一二oo年前後在世]字謙父,號壺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後在世。文筆高絕,當代名流皆敬愛之。與戴復古尤有交誼。他的詞集名漁樵笛譜,《花菴詞選》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