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鯛魚

黑鯛魚

黑鯛學名為Sparus macrocephlus,俗稱有 海鮒、青鱗加吉、青郎、烏頰、牛屎鱲、烏翅、黑加吉、黑立、海鯽、銅盆魚等。

黑鯛魚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黑鯛體側扁,呈長橢圓形。頭大,前端鈍尖,第一背鰭有硬棘11-12,軟條12。兩頜

黑鯛魚及其美食黑鯛魚及其美食

前部各有3對門狀犬齒,其後為很發達的臼齒,上頜側部4-5列,下頜側部3-4列,鋤骨部各有3對門狀犬齒,其後為很發達的臼齒,上頜側部4-5列,下頜側部3-4列,鋤骨及口蓋骨上無齒。兩眼之間與前鰓蓋骨後下部無鱗。側線上鱗6-7枚,體青灰色,側線起點處有黑斑點,體側常有黑色橫帶數條。

黑鯛魚做法

蔥燒糖醋魚

黑鯛魚黑鯛魚

原料/調料

魚(鱸魚、黑鯛皆可) 1尾(約600公克) 蔥段 1/3杯 薑末 1/2大匙 蒜末 1/2大匙 醬油 1又2/3大匙 番茄醬 3大匙 香油 1/3大匙 糖 2/3大匙 水 2/3杯

製作流程

(1)將魚洗淨擦乾,兩面各劃2〉3刀;蔥洗淨切斜段,大蒜、姜洗淨切末。

(2)在魚的表面抹上一層薄薄的太白粉備用。

(3)熱油鍋,將蒸好的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熟透後盛起裝盤。

(4)另起油鍋,放入蒜末、薑末爆香。

(5)加入調味料一起煮勻後,淋在煎好的魚上。

(6)將蔥段撒在魚身上即完成。

白酒溜魚片

原料:

鯛魚350克,嫩薑2~3片,金香白葡萄酒1/2杯,高湯1/2杯,甜酒釀1大匙,鹽少許,白鬍椒粉1/2小匙,澱粉1大匙,食油2大匙。

製法:1、鯛魚切大片,用鹽、白鬍椒粉與1/2大匙澱粉醃30分鐘入味,燒熱2大匙油,過油撈起備用。

2、嫩薑切成小菱形,用1大匙餘油爆香,注入白葡萄酒,高湯與甜酒釀煮沸。

3、將魚片放入酒汁滾煮片刻,以調開的澱粉勾芡,即可趁熱食用。

鯛魚豆腐湯

〖主料〗:鯛骨(赤宗魚骨)300公克、豆腐80公克

〖輔料〗:紅、白蘿蔔絲各1/2杯、蔥花2大匙

〖調料/醃料〗:糖、味素各1/8小匙

操 作: 1.鯛魚(或其它新鮮魚骨)切塊,入開水川燙撈出,再用清水洗淨。2.鍋內入水。3.1/3杯燒開,將紅、白蘿蔔絲煮軟,續入魚骨煮滾,去除泡沫,將味噌、 糖、味素置小漏杓內,以木棍(或湯匙)拌勻,立即熄火盛碗並撒上蔥花即成。若將魚骨改用豆腐、海帶芽、水則改用魚乾汁(小魚乾300公克去頭及內臟,加水5杯以小火煮20分鐘即成)較理想。

黑鯛魚養殖

養殖設施

黑鯛的成魚養殖有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兩種方式。養殖黑鯛的池塘大小不等,有0.025-1.1公頃,水深0.7-2.5米。台灣也曾在5×5×1.2米3的水泥池中進行試養。採用網箱(5×5×3米3)或(10×10×5米3)進行養殖的效果也較好。

養成管理

①放養密度和季節

在江蘇、浙江沿海,1齡魚種經越冬期,於翌年4月放養,放養密度3000-9000尾/公頃,初始尾重約100克,到10-11月收穫,體重300-400克;當齡魚種6月下旬放養,放養密度為4500-15000尾/公頃,初始尾重2-6克,到10-11月收穫,體重100克左右。6-10月是黑鯛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此期間應強化飼養管理。在南方各省,黑鯛的生長期較長,在海南於水深較大的水域幾乎全年均可生長。

②投餌

科學投餵對黑鯛成魚生長影響很大。要實行 四定 投餵法:每天上下午定時投餵各一次。投餵要定點,將餌料投餵在固定的地點。實行定量投喂,日投餵量平均為體重的7.9-13.9%。每隔一個月,應按全體重和水溫變化調整投餵量,以滿足黑鯛生長的需要。飼料的質量要保證即定質,以投餵新鮮的小雜魚,低質貝類和配合飼料較好,並做到使用這些飼料交替投餵。另外在飼料中還必須添加10%石蓴粉,可以提高黑鯛的蛋白質效率,改善脂類代謝,提高肌肉中含脂量,並能提高黑鯛的耐低氧能力和耐飢餓能力。

③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參照真鯛的養成管理。

黑鯛養殖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1)弧菌病:

魚體表潰爛,背、腹鰭鰭基充血,眼球突出,游泳遲滯,有時作狂游式迴旋狀游泳,食欲不振,肛門發紅擴張`,有黃色粘液流出。解剖觀察,腹腔積水,肝胰臟有明顯深紅色斑點,甚至`有溶血潰爛現象,病魚死亡率高。稚幼魚、魚種和成魚均有發現,其中稚幼魚的發病率更高,流行季節6-8月份。

防治方法:

育苗池在使用前用100ppm的漂白粉徹底清池消毒,保證水源清潔;合理的放養密度;投餵的活餌料要經過海水充分洗淨後投喂,不投餵腐敗變質的餌料;平時操作要謹慎,避免魚體受傷。

治療方法:

①抗菌素有氯黴素2×10-6,全池潑灑,連續3天;土黴素2×10-6藥浴2小時,連續3天。

②呋喃唑酮16×10-6藥浴2小時,連續5天;或藥餌,用藥量為200g/100kg魚。

③新得米先藥餌,用量為200g/100kg魚,連餵5-7天。

(2)白點病

黑鯛有患魚點病的報導,症狀是體表出現許多0.5-1mm的小白點,粘液分泌增多,魚體因激癢而磨擦池壁或躍出水面。嚴重時,食慾喪失,呼吸困難,浮頭,有的鱗片脫落,衰弱致死。致病體是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目的寄生蟲。

(3)卵甲藻病

病魚全身搔癢,游竄不安,以身體擦池或其它硬物,體色變黑、消瘦,大面積鱗片鬆散脫落,體表潰爛,鰭基充血。致病體是卵甲藻,繁殖能力強。高密度養殖時污染很快,會導致大批魚在短時間內死亡。發病季節8-9月,水溫24-27℃。用10-20ppm硫酸銅藥液浸泡10-15分鐘,每天一次,連續四天,有效。因用藥濃度較大,須注意掌握,勤換水。

(4)車輪蟲病

病魚鰭部和體表粘液分泌量增大,上皮增生,食慾銳減或停食。致病體是車輪蟲。發病季節7-8月,水溫26-28℃。車輪蟲繁殖較快,大量繁殖時會引起死魚。用2-3ppm硫酸銅全池灑一次即可。但是黑鯛對硫酸銅較為敏感施藥的次日應換水,改善環境。

(5)隱核蟲病

病魚體表呈現白點狀,體表的鰓部粘液增多,體色變黑,鰓絲黑紫色糜爛。食欲不振,游泳遲緩,沉底死亡。致病體是隱核蟲。發病季節為6-7月,水溫20-25℃。用2-3ppm硫酸銅與0.8-1ppm硫酸亞鐵混合液,或0.05ppm硝酸亞汞全池潑灑一次即可。施藥後第2天全池換水,改善環境。

(6)魚鯴病

病魚煩躁不安,常跳出水面,狂奔亂游,食欲不振,魚體消瘦致死。致病體是魚鯴。寄生在體表、鰓、鰭條上,用吸盤吸附,用口刺破表皮吸吮魚體內營養。發病季節6-8月,水溫20-27℃。用0.25ppm90%晶體敵百蟲或0.15-0.2ppm敵敵畏乳劑,全池潑灑,一次即可。用藥後一周再施藥一次,效果較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