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跗眼天牛

黑跗眼天牛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灣等省區。為害茶、油茶。主要以幼蟲蛀害枝幹,引起腫脹,皮層環裂,茶樹生長受阻,甚至枯死。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黑跗眼天牛 黑跗眼天牛

體長9-13mm。頭部醬紅色,其上被深棕色豎毛。複眼黑色。觸角柄節基部醬紅色,第二節最短,基部1/4處黃色,第三、四、五節的基部2/3左右為橙黃色,其它部分和以後各節皆黑色。前胸背板及小盾片醬紅色,被黃色豎毛。鞘翅紫藍色,被黑色豎毛,各足脛節端部和跗節黑色。

卵圓形,長約2-3mm,黃色。

幼蟲

體長18-22mm,扁筒形,頭和前胸棕黃色,上顎黑,上唇及唇基密生細毛,胸、腹節皆黃色,腹部第九及第十節末端有細毛叢生。

體長15mm,體色橙黃,翅芽和複眼黑色。

生活習性

湖南、福建一年發生一代,貴州、江西兩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幹內越冬,3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現成蟲產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蟲孵化。成蟲多喜停在茶叢上部葉背,咬食葉背主脈。幼蟲老熟後在結節上方咬一圓形羽化孔,然後在蟲道內化蛹。

種群分布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灣等省區。

防治方法

1、冬季結合撫育管理剪去蟲枝,並及時燒毀,以減少蟲源,促進植株健康生長。

2、卵期可用錘擊產卵刻槽,以殺死卵。

3、用綠色威雷300倍液噴枝幹觸殺成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