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潭寺

黑潭寺位於甘谷縣城南35公里的古坡鄉石鼓山下,藉河上游。 山尖上原有一亭,為明代建築,殘垣尚存。 邑人安履祥有《黑潭三疊》詩吟此,詩曰:江瀑級無數,飛流此最高。

寺院介紹

黑潭寺位於甘谷縣城南35公里的古坡鄉石鼓山下,藉河上游。寺院隱於潺潺小溪之畔,蔥蔥林木之中,四周環山,曲徑通幽。寺西有烏龍江曲回東流,並在此聚水成泉,疊為三潭,潭深莫測,泉雖清而底難見,稱黑三潭,潭伴寺馨,寺依潭聲,神奇無比。 寺中有大雄寶殿,內塑三世佛和十八羅漢。殿前有兩棵高達百米的蒼松,其北側有歇山頂建築關帝廟。殿西北側有一聳起的豹皮岩,形狀如錐,名曰尖山,其上祥雲繚繞,古柏參天,山腰間有太極宮,亭式建築,玲瓏剔透。亭北側懸崖上有回心石、通天橋等數處刻石。山尖上原有一亭,為明代建築,殘垣尚存。
黑潭寺傍山取勢,望石鼓而顯神奇,聚險絕而匯遊人,攬其勝境,嘆羨之聲不絕於耳,堪為古冀佳景之一。

古寺贊詩

邑人安履祥有《黑潭三疊》詩吟此,詩曰:江瀑級無數,飛流此最高。潭深不可測,碧水鳴如嗥。
絮浪奔銀線,雪珠滾石槽。靜觀深自得,獨立唱秋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