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紀章-當代世界建築經典精選

內容介紹

《黑川紀章》內容簡介:黑川紀章,1934年生於日本名古屋,1957年畢業於京都大學建築系。曾在丹下健三的研究室做研究生。1962年成立了黑川紀章城市建築設計研究所。1964年獲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學位。黑川紀章設計所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日本、美國、歐洲、中東、非洲、東南亞等。設計的作品有藝術館、劇院、博物館、高層辦。公樓、飛機場、城市規劃等。其中不少得到各種傑出獎項。黑川紀章本人先後被美、英、法等國的建築學會或藝術協會聘為會。員。在芝加哥,還專門設立了以黑川紀章命名的建築藝術館。在中國,他1986年以來先後被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聘為榮譽教授。
黑川紀章的代表作品有:東京規劃螺旋體城市方案(60年代),中銀艙體樓(70年代),崎玉縣立近代美術館(80年代)等。90年代以來,有北京的21世紀飯店,愛媛縣立綜合科學博物館等。目前正在承擔的設計有大阪市政廳和國際會議中心,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國際機場,新加坡的共和廣場,荷蘭的梵谷藝術館新館。
近40年來,黑川紀章始終致力於他獨特的建築哲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在《黑川紀章》中,他將這一探索概括為從“機械時代”到“生命時代”。這也是他從60年代的“新陳代謝”到今天的“共生哲學”的思想歷程。他認為20世紀的現代建築是“機械時代”的產物,建築的每一部分都有其清晰的功能,然後精確地裝配組合起來,協調地共同發揮作用。一切服從於功能的建築可以複製、可以批量生產。這也是科學技術、經濟軍事力量起決定性作用的社會的建築理念。
當人類步入信息社會,起支配作用的將是信息、文化、藝術的創造力,“生命時代”的概念由此而生。“生命時代”即“關係時代”,是人類與信息、文化、傳統、環境等等的關係。這一關係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時間推移、事物發展及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這個時代是不確定因素的時代。生命的動態變化和新陳代謝過程總是其內部條件與外部因素結合併與其所處環境相適應的過程,如果說這種變化有什麼規則的話,那就是維持動態平衡的規則。這種變化不是渾沌無序,而是新規則的前兆。
在“生命時代”的大前提下,黑川紀章發展了“共生哲學”,強調時間、空間、人和技術的相互關係,歷史和未來,人和自然,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相互關係。這些思想源自於日本傳統文化及佛教對他的影響。
黑川紀章在建築創作和城市規劃中始終遵循的命題:用最新的材料和最先進的技術表述傳統的思想、哲學、美學、信仰和生活方式,將不同文化的同一性與當代建築結合起來,且這種表達能為世人所理解。
黑川紀章是跨世紀的建築大師。他的建築思想與建築作品的真正價值,將在新的世紀被進一步理解與公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