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輝[湖南臨湘籍烈士]

黎錦輝[湖南臨湘籍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黎錦輝,湖南臨湘人。1908年出生於農民家庭。幼時入私塾讀書。1926年8月,考入岳郡聯合中學。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年“馬日事變”後學校停辦,考入武昌國民革命軍學兵連學習軍事。1928年初,返回岳郡聯中復學。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黨組織派往長沙廣雅中學邊讀書,邊從事地下工作。1930年夏,奉命回到臨湘、岳陽縣邊區的西塘、托壩、柳廠、合盤等地開展打擊土豪劣紳和組織武裝鬥爭的活動,並擔任岳陽、臨湘兩縣蘇維埃政府委員。同年11月,調紅軍湘北獨立團負責政工工作。1931年秋,任獨立團團長,奉命率部開赴江西銅鼓、萬載、修水一帶,開闢和擴大革命根據地。1935年8月,在江西修水白沙嶺指揮部隊與敵作戰時身先士卒,中彈犧牲。

人物簡介

黎錦輝,別名喜榮,化名蔣愛民,1908年出生於湖南臨湘縣(1992年12月縣改市)牡羊田鎮一個農民家庭。幼時入私塾讀書,1926年8月,考入岳郡聯合中學。

個人事跡

他在岳郡聯中讀書時,秘密加入學校地下共青團組織,經常利用假日回鄉,協助臨湘縣柳廠區農協開展工作。1927 年5月,許克祥發動“馬日事變” 後,岳郡聯中被迫停辦。 黎錦輝繼續發憤學習,和同鄉同學鄧學堯一道又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政治軍事學校(原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兵連學習軍事。該校在校長蔣介石、教務長張治中去職後,由共產黨人惲代英、積極推行國共合作的鄧演達為主負責校務管理。這使得黎錦輝在這裡很快接受了進步思想的薰陶。

1927年7月,繼蔣介石在上海背叛革命後,汪精衛在武漢也背叛革命。由於寧漢兩股反革命勢力合流,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武漢局勢緊張。學兵連被迫提前畢業。7 月 1 8日,中央政治軍事學校在武昌兩湖書院舉行了畢業典禮,主持典禮的惲代英對學生們說:“武漢的形勢一天天緊張,我們的學校就要結束了,你們有家的可以回去,沒有家的可以隨部隊一起走,希望每一個同志,就是一粒革命種子,不論撒在什麼地方,就讓它在那裡發芽、開花、結果”。

聽了畢業典禮講話後,黎錦輝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標,武漢離臨湘很近,完全可以回家,但他主動報名,選擇了同1000多名師生轉移到了葉挺的部隊,後來隨所在部隊參加南昌起義。在起義戰鬥中他一馬當先,衝鋒在前,表現非常英勇。他在一首題為《春光》的散文詩里寫到:“浩浩洞庭,鷹飛魚躍;青青芳草,綠滿天涯;義旗指處,風卷民間痛苦;凱歌高奏,喚起時代英雄。”寥寥數語,抒發了他對自由的嚮往和投身革命的激情。

南昌起義失敗後, 黎錦輝回響組織號召,回到家鄉秘密發展地方武裝。1928 年初,岳郡聯中恢復,回到學校。1928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黨組織派他去長沙廣雅中學學習。1930 年 5 月,紅 16 軍鄒之模部轉戰岳陽縣西塘和臨湘縣柳廠一帶,成立了岳臨蘇維埃政府和岳臨特別支部,黎錦輝被選為政府委員,奉命在臨湘、岳陽縣邊區的西塘、托壩、柳廠、合盤等地開展打擊土豪劣紳和組織武裝鬥爭的活動,參加了剿滅團匪喻大道的戰鬥。

黎錦輝參加紅軍後, 轉戰湘鄂贛邊區,在戰鬥中逐步成長。1930年8 月,他受命赴平江、岳陽、臨湘家鄉等地傳播革命火種,積極組織進步青年加入革命隊伍。同年11月,調紅軍湘北獨立團負責政工工作。1931年秋,隨著紅軍的擴軍壯大,紅 16軍軍部任命他擔任了紅軍湘北獨立團團長,奉命率部開赴江西銅鼓、萬載、修水一帶,開闢和擴大革命根據地。1935年8月,在江西修水白沙嶺指揮部隊一次反“圍剿”戰役中,他身先士卒,英勇作戰,不幸中彈,血染沙場,犧牲時年僅2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