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昭[廣西賀州八步區仁義鎮三聯村黎屋屯始祖]

黎昭[廣西賀州八步區仁義鎮三聯村黎屋屯始祖]
黎昭[廣西賀州八步區仁義鎮三聯村黎屋屯始祖]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黎昭,廣西賀州八步區仁義鎮三聯村黎屋屯的始祖,是明朝正統年間廣東的優貢,官駐南寧府邸,68歲告老還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黎昭,廣西賀州八步區仁義鎮三聯村黎屋屯的始祖,是明朝正統年間廣東的優貢,官駐南寧府邸,68歲告老還鄉,改在今黎屋之地址定居。

故居風貌

黎屋村前有一口大塘,面積600餘平方丈,形如一尾巨大的鯉魚,四肢畢具,口為井,尾如剪,所以稱為“鯉魚塘”。在鯉魚塘的東頭與水井一口,形狀如蟹眼,稱之“蟹眼井”。水井所處的地位比塘高,塘水的水位大大低於水井的水位,即井水水位卻偏偏要比塘水高二尺余,亦是奇觀。井水清涼,烹茗煮粥,味道甘甜,此井列為“廣西72名井”之一。

仁義鎮共和村黎屋寨周圍,石峰林立,修竹茂林,山清水秀,人稱之為“小桂林”。黎屋寨西面大風山峭壁間有天賜石鯰魚三尾,從下井排向上爬。形象惟妙惟肖,生動逼真。傳說古時山腳下有一戶人家,每逢下雨就有很多活生生的鯰魚從排水溝游入天井,可隨意取食。其魚乃是峭壁間的石魚感化而成。只可惜雷公作孽,有一天烏雲密布,風雨交加,一聲巨雷將中間那尾石魚的頭給劈掉,從此下雨就再無鯰魚游出。

明朝的文人黎兆曾書“魚影江村”四字於石壁上,至今隱約可見。黎屋村前立有一石碑,書刻呂學士居鄉七約,並加以注釋,為治鄉善法。明朝時每月初一鄉人聚集,看碑學法,自重自愛。一時鄉風淳厚,附近鄉民無訴訟約幾十年。至今古碑猶在,經近600年的風雨侵蝕,字跡尚新,對後人不無啟迪。

在鯉魚塘東南端有古樟樹和古楓樹數株。牧人夏日正午驅牛於林間休息,不用栓樹,其牛終日不去。雖咫尺有禾苗莊稼,亦不出村踐踏,必須待牧人喝令方才出林,這亦為奇事一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