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河邊

黎明的河邊

1947年秋,國民黨匪軍侵占遼闊的昌濰平原,河東武工隊長馬漢東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生命垂危,他命令通訊員小陳送給給河西司令部,請上級派負責幹部到河東整頓隊伍,堅持鬥爭。小陳通過敵人封鎖的濰河,順利地到達河西。但他剛上岸就遭遇叛徒陳興,一番角斗,陳興中彈負傷,小陳乘機急奔陳莊。不久後,獲救的小陳與父親一起加入河東武工隊展開的大反攻戰鬥中,將敵人全部消滅。

基本信息

黎明的河邊 短篇小說集。峻青著。1959年出版。共收入十三個短篇小說,都是描寫膠東革命根據地人民優秀品質的。第一輯有《老水牛爺爺》等六篇,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各種英雄人物的面貌。第二輯有《黎明的河邊》等七篇,描寫的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對敵鬥爭的故事。這些作品真實地反映了人民怎樣用鮮血和生命奪取和保衛勝利的革命鬥爭。所寫的英雄人物具有一種崇高的、悲壯的美。其中《黎明的河邊》一篇較集中地體現了作者短篇小說創作的思想高度和藝術功力。小說發表於1955年。它生動地描寫了1947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從昌濰撤退後,通訊員小陳及其一家為護送兩個武工隊長過河而獻出生命的故事。作品以熾熱的感情和詩一樣的語言,成功地刻畫了小陳及其一家的英雄形象,表現了膠東人民的鬥爭生活和英雄性格。事件單純而主題深刻、鮮明。是一篇充滿著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優秀之作。

同名電影《黎明的河邊》

導 演:陳戈
編 劇:峻青
主 演:孫羽張延王健華伍寧艾洪
上 映:1958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黎明的河邊 (1958)故事梗概

根據峻青同名小說改編。 1947年秋,國民黨匪軍侵占遼闊的昌濰平原,據守濰河東岸趙莊的武工隊堅持作戰,形勢危急。武工隊長馬漢東在戰鬥中傷重垂危,他命令通訊員小陳趕快回河西司令部送信:陳興叛變,我們的隊伍遭到很大損失,要求上級趕快派負責幹部到河東整頓隊伍,堅持鬥爭。小陳立刻動身。他要經過敵占區,要渡過被敵人封鎖的濰河。小陳是在濰河邊上長大的,憑著道路熟、識水性,順利地到達了河西。剛上岸就被叛徒陳興盯住。在短兵相接的鬥爭中,陳興中彈負傷,小陳乘機急奔陳莊。自從河東發生戰鬥後,小陳的父母惦著河東的戰友,派小兒子小佳到外面探聽情況,恰好碰到急於去司令部送信的小陳,小陳就把當前的敵情告訴了小佳。可是陳興並沒有死。他隨即帶還鄉團到小陳家搜查。他們抓不到小陳就把小陳的父母和弟弟帶走,嚴刑拷打,但仍得不到小陳的下落。於是他們釋放了小陳的父親,企圖用他來做釣餌。司令部決定派姚隊長和楊副隊長到河東去,因為沒有熟悉河東道路的人,只好仍派小陳領路,在非常疲倦的情況下,小陳向上級保證:一定在天亮前把姚隊長等送過河去。他們到達渡口,但藏在蘆葦里的小船不見了,姚隊長等又都不會游水。小陳急中生智,回去找父親幫忙。小陳踏進家門,見家裡亂七八糟,父親情緒沮喪默坐屋裡。小陳顧不得詢問,忙把送幹部去河東恢復武工隊的事告訴了父親,老人轉悲為喜,欣然動身。天氣寒冷,河水湍急,沙灘上姚隊長和小陳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地主還鄉團企圖以小陳的母親和弟弟來軟化小陳,陳母和小佳雖然受了許多痛苦和折磨,但毫不屈服地叫小陳拿出勇氣,為死難者報仇。地主陳老五瘋狂至極,竟將陳母和小佳打死。血的教訓,更堅定了小陳殺敵報仇的決心。小陳為掩護父親和姚隊長過河和陳老五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搏鬥,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小陳毅然跳人波濤翻滾的河中。不久,河東武工隊展開大反攻,小陳和他的父親又參加了這場戰鬥。最後消滅了全部敵人,獲得了勝利。姚隊長每回憶起這場戰鬥,就想起當時參加戰鬥的英雄和寧死不屈的英雄家屬。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