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雲橋[革命烈士]

黃雲橋[革命烈士]
黃雲橋[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雲橋,贛南紅軍獨立師師長。湖南省湘鄉縣悅來鄉柞樹山(今城關鎮鋁南村)人。1903年3月27日出生。其父黃漢臣以做木工和耕田為生,家境貧寒。黃雲橋10歲時才上學讀了4年書,後因經濟困難失學在家助父種田。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1928年7月22日,參加平江起義。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五軍三大隊中隊長、紅五軍四縱隊九大隊長、紅三軍團八軍四師三團團長、紅三軍團八軍四師師長,先後率部參加第二次攻打長沙和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鬥。

1931年夏,改任贛南紅軍獨立師師長。1932年4月,在攻打尋烏縣地主土圍子時中冷槍犧牲。

投身軍旅

黃雲橋,湖南省湘鄉縣悅來鄉柞樹山(今城關鎮鋁南村)人。1903年3月27日出生。其父黃漢臣以做木工和耕田為生,家境貧寒。黃雲橋10歲時才上學讀了4年書,後因經濟困難失學在家助父種田。

1923年夏,湘鄉縣遭受特大水災,受災農民被迫四處逃荒。年滿20歲的黃雲橋,為求生存,到湘軍新兵招募站投軍,被編在湖南陸軍第二師第三旅第六團第一營第一連當戰士。

8月彭德懷在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回到黃雲橋所在連繼續擔任連長,並在連隊開展以救國愛民為宗旨的“救貧會”的活動,積極開展新會員。貧苦農民家庭出身的黃雲橋,對主張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救貧會章程十分擁護,積極要求加入救貧會。該組織對他進行了4個多月的幫助和考察之後,正式吸收他為會員,並逐步把他培養成為救貧會的骨幹。

1926年夏,黃雲橋所在連隊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第一連,參加北伐戰爭。黃雲橋軍事技術過硬,作戰非常勇敢。在一次攻城戰鬥中,正副班長都犧牲了,無人指揮戰鬥,戰士們一時不知所措,出現混亂局面。他見此情景馬上挺身而出,高喊:“大家不要亂,一亂我們就會失敗,就會被敵人消滅。現在我來代理班長,大家聽我指揮,只要我們英勇殺敵,一定會勝利。”戰士們在他的指揮下團結一致,一鼓作氣攻占了敵軍陣地,勝利完成了任務。戰後,他被破格提升為排長。

參加平江起義

1927年10月,湖南獨立第五十第一團第一營第一連。此時,黃雲橋的老連長彭德懷已經是代理團長了。次年春,彭德懷任團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彭團長在平江率領第一團官兵舉行武裝起義。黃雲橋堅定地追隨彭德懷參加起義。他率領一個排首先衝進平江城,以心涼半截也之勢包圍了正在睡午覺的敵軍一個連,將其繳械,為起義部隊攻占平江城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平江起義勝利後成立的紅五軍下轄第一、第四、第七3個團。黃雲橋率領的這個排被編在第七團,9月初,紅五軍進行整編,取消團營連建制,全軍被編為六個大隊。黃雲橋任第三大隊第二區隊隊長,並光榮地加入了這個共產黨

黃雲橋入黨後,對革命事業更加堅定不移。這時,紅五軍由於遭到湘鄂贛三省國民黨軍隊的反覆圍剿,形勢險惡,部隊減員很多。一些軍官發生動搖甚至叛變。原第四團團長陳鵬飛,受不了艱苦生活擅自離隊回家了。第四大隊大隊長李玉華拉著一部分官兵逃跑了。第一大隊大隊長雷振輝企圖叛逃。9月6日,部隊宿營後,軍部下令解除了雷振輝的武裝。翌晨,隊伍集合出發前,彭德懷講話,雷振輝突然奪取了警衛員的手槍,對準了彭德懷。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黃雲橋眼疾手快,一躍而前,左手扳倒雷振輝,右手拔槍,將雷擊斃。此舉既救了軍長又為全軍除了一害,對於穩定和鞏固剛誕生不久的紅五軍有著重大意義。

從紅五軍到紅三軍團

1932年,紅五軍進行擴編,將平江、瀏陽、修水、銅鼓等地赤衛隊編入該軍。全軍編為三個縱隊下轄1個大隊。黃雲橋被提拔為第三縱隊第九大隊大隊長。11月,他隨彭德懷率部向井岡山前進,經萬載、憑祥、袁州,與12月10日到達井岡山。1929年1月,他奉命率部參加井岡山保衛戰,在桐木嶺哨口與數倍於己的敵軍血戰四晝夜,隨紅五軍轉戰贛南。5月又大回井岡山恢復革命根據地。

7月,紅五軍攻打安福縣城,遭敵埋伏,被永新、蓮花、安福三路敵軍包圍,戰鬥異常激烈,部隊傷亡慘重。此役,紅五軍得以圖為脫險,黃雲橋和他率領的第九大隊建了奇功。軍長彭德懷指出:這次戰鬥“幸黃雲橋率大隊異常勇猛,沖入敵陣,我後繼部隊一齊猛攻,將敵陣打開了一個缺口,殺出一條血路,退回了永新根據地,突出了敵三面包圍,北面溪河漲水不能徒涉的十分危險的境地”。

安福戰鬥後,黃雲橋隨紅五軍主力站站在湘贛和湘鄂贛邊境,參加了攻打萬載、宜分、袁州等地的戰鬥。1930年4月下旬,紅五軍在湖南平江長壽街進行整編,全軍編為第一、第三、第五3個縱隊,黃雲橋升為第三縱隊(轄二個支隊)第二支隊支隊長。5月,他率領支隊參加了攻打平江、修水兩城戰鬥。6月,紅五軍奉命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轄第五、第八兩個軍。黃雲橋擔任紅五軍特務大隊大隊長,該大隊歸軍部直接指揮。旋即,他率特務大隊隨軍部參加了攻占岳州、長沙的激烈戰鬥,戰績顯著。不久,黃雲橋被調到第八軍第四師第三團任團長,黃克誠任政治委員。黃政委對團長評價很高,他說:“黃雲橋是個好同志,對黨忠誠,從我和他共同作戰的10多次戰鬥中,可看出他作戰勇敢,不畏艱難,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好指揮員。”

1930年冬,黃雲橋率領第三團隨紅三軍團參加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他在戰鬥中,指揮全團英勇殲敵,戰功卓著。反圍剿作戰結束後,他被提升為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此後,黃雲橋指揮第四師馳騁在中央蘇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的戰場上,為反圍剿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黃雲橋不僅是一位有勇有謀的軍事指揮員,同時也是一位善於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好領導。彭紹輝原是紅五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因處理問題不當,被撤職並受到留黨察看處分。他調到黃雲橋指揮的第四師任副官長後,思想不通,認為是第一師師長對他進行打擊報復,因而工作情緒比較低落。黃師長多次同他談心,指出:你是一位很年輕的團長,缺乏經驗,工作上犯錯誤很難免,但只要能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就是好同志。作為革命軍人,應該有勇氣在哪裡跌倒了,就在哪裡爬起來。只要有立功表現,組織上一定會既往不咎。從此,彭紹輝如釋重負,輕裝前進。他在反圍剿作戰中,衝鋒在前,負傷不下火線。黃雲橋建議撤銷彭的黨內處分。後來,軍團政治部重新任命彭紹輝為團長。這件事使彭紹輝終生難忘。40年後,彭已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在繁忙的工作中仍對黃非常感激。他說:“在我的一生中,黃雲橋同志是我的恩師良友之一,當我受到挫折的關鍵時刻,是他給了我的力量。”

壯烈犧牲

第三次反圍剿取得勝利之後,黃雲橋被調到江西軍區新編獨立第三師任師長。這個師是由贛南地方紅軍新組成建成的,幹部非常缺乏,軍政素質同正規紅軍相比差距較大。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特地抽調了100多人充實獨立第三師的幹部隊伍。黃雲橋到職後,面對艱巨任務,笑迎困難,努力工作,對部隊進行嚴格的軍政訓練和紀律教育,使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1932年初,中革軍委調集第一、第三、第五軍團進攻贛南中心城市贛州。此時,黃雲橋正率領獨立第三師在贛南地區邊訓練,邊戰鬥,邊做民眾工作,不斷鞏固擴大蘇區。紅軍攻打贛州月余未克,中革軍委命令第三軍團撤圍贛州。3月初,黃雲橋主動率領全師掩護紅三軍團撤退,與敵軍激戰兩天兩夜,有力地支援了第三軍團順利撤出贛江地區。

同年4月,黃雲橋率領部隊在尋烏縣澄江杅攻打當地反動武裝的“土圍子”。敵人憑工事據守,利用熟悉和有利的地形頑抗。黃雲橋師長親臨前線指揮戰鬥,不幸被背後射來的敵冷槍擊中,英勇犧牲。年僅29歲

彭德懷聽到黃雲橋犧牲的訊息,悲痛地對指戰員說:“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待將來革命勝利之前,我們要把他的英勇事跡告訴後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