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雙價制

黃金雙價制就是指在官方黃金市場及非公開黃金市場實行兩種不同價格的制度。

基本信息

黃金雙價制就是指在官方黃金市場及非公開黃金市場實行兩種不同價格的制度。

發布背景

由於美元等貨幣的大量發行,引起了通貨膨脹。為了達到既保持35美元等於1盎司的黃金兌換比例,又減輕日益增長的黃金兌換量對黃金總庫的壓力,1968年3月17日,美國政府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周末緊急會議,會議作出了實施黃金雙價制的決定。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制訂並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協定》確認美國在1934年規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價格,為這一貨幣體系的基礎和會員國買賣黃金的官價。美國政府承擔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政府買賣黃金價格不得超過該價上下各1%的幅度,超過這一幅度,有關國家必須干預市場,以穩定金價。但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國際收支持續逆差,黃金大量流失,導致美元危機連續發生。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機爆發後,美國在半月之內流失14億美元的黃金儲備。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巨大浪潮襲擊著整個金融市場。3月16日,美國與“黃金總庫”各國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實行“黃金雙價制”,黃金市場的金價由供求關係自由行決定,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價,只限於會員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向美國兌換黃金。從此,資本主義世界出現兩種黃金價格。

規定內容

在官方之間的市場上,仍然實行35美元等於1盎司的比價;而在私人黃金市場上,美國不再按35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這一價格供應黃金,金價聽憑供求關係決定。這樣,私人市場上的金價就隨風上漲,逐漸拉開了與黃金官價的距離。黃金雙價制實際上意味著黃金——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局部崩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