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中國香港導演、編劇]

黃進[中國香港導演、編劇]

黃進,1988年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2011年,與編劇陳楚珩拍攝短片《三月六日》,該片獲得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提名 。2013年,執導微電影《最好的,一直都在》 。2014年,執導首部以澳門為主題的劇情電影《澳門街》中的單元故事《樂》 。2016年,與曾國祥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拍的不錯》 ;同年,執導劇情片《一念無明》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2017年,執導微電影《看不見的TA之時間裂縫》 。

演藝經歷

黃進工作照 黃進工作照

2011年,黃進從香港城市大學畢業後,開始 執導短片《三月六日》 ,該片獲得第18屆香港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金獎 、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提名 ;同年,黃進與陳楚珩看了一個社會新聞,便開始籌備電影《一念無明》,並開始與陳楚珩創作劇本 。

2013年,黃進執導由楊穎、陳詩雅、宣泇而聯袂主演的微電影《最好的,一直都在》 ;2014年,與鍾楚喬聯合執導首部以澳門為主題的劇情電影《澳門街》中的單元故事《樂》 ,該片由鄭佩佩、方皓玟、曾志偉聯袂主演 ,講述了祖孫二人一晚興致勃勃帶了手電筒去找尋這個傳說中的燈塔下的寶藏的故事 。

2016年,與曾國祥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拍的不錯》,該片由方中信、周柏豪、張兆輝合作主演 ;同年,黃進斥資200萬、花費16天來拍攝根據香港真實新聞案件改編的劇情片《一念無明》 ,該片由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聯袂主演 ,講述了一對懷著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對過去的故事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獎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並代表香港角逐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2017年3月19日,與余文樂、編劇陳楚珩出席在台灣松菸誠品電影院舉行的導演特別放映場 ;同年,執導由李易峰、焦俊艷聯袂主演的微電影《看不見的TA之時間裂縫》 ;同年4月10日,黃進接受騰訊娛樂專訪,探討了年輕導演對未來的看法 ;同年9月20日,黃進受邀擔任金馬電影學院的導師,並成為金馬電影學院首位台灣以外的導師 。同年11月22日,參與了2017金馬影展“金馬x新浪潮”論壇 。

黃進出席頒獎典禮 黃進出席頒獎典禮
黃進個人社會活動 黃進個人社會活動
黃進個人獲獎照 黃進個人獲獎照
黃進個人生活照 黃進個人生活照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7年《看不見的TA之時間裂縫》微電影
2016年《一念無明》電影
2016年《拍的不錯》電影
2014年《澳門街》電影
2013年《最好的,一直都在》微電影
2011年《三月六日》短片

相關參考: . . . . .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一念無明》電影
2013年《掃毒》電影
2011年《三月六日》短片

相關參考: . .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一念無明 (獲獎)
  • ▪ 2012 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 三月六日 (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2017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一念無明 (獲獎)
  • ▪ 2017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一念無明 (提名)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 2017 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獎 一念無明 (獲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
  • ▪ 2017 香港電影導演會新晉導演獎 一念無明 (獲獎)
大阪亞洲電影節
  • ▪ 2017 第12屆大阪亞洲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一念無明 (獲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2017 第1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獎 一念無明 (提名)
十大華語電影
  • ▪ 2017 第五屆十大華語電影年度處女作導演獎 一念無明 (獲獎)

人物評價

黃進個人寫真 黃進個人寫真

黃進在其執導的電影《一念無明》中,舍易行難 ,走低成本的寫實路向,將香港化為呈現都市病態眾生相的舞台。鏡頭簡潔有力,聲音細膩運用,視角冷靜,帶出豐富敍事層次,狹窄空間與廣闊天空對照,遊走狂躁與鬱結之間,追蹤角色的不歸命運 。在香港本土電影早已凋敝的時候,以黃進為首的電影導演開始展露頭角,開始給一潭死水的香港本土電影注入新的活力 。 ( Mtime時光網 評)

導演黃進在影片《一念無明》中將影像技法的運用十分嫻熟 。此外,他的表現非常地紮實 ,有著鮮明的作者風格 ,在電影的創作中始終秉承著對藝術的追求與對社會的責任 。 (新華網、鳳凰娛樂、《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