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羊城遺址

1986年,神府煤田考古隊,1987年,陝西省文物普查隊,1991年陝北考古隊曾進行過數次調查、測繪、發掘。 1988年7月,被神木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1992年1月12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了保護範圍。

黃羊城遺址位於店塔鎮東北3.5公里處黃羊城村山樑上,城牆沿山勢而築、南北面均為石溝、東邊為沙梁、西北亦為自然沖涮石溝。城址呈不規則形,水土流失嚴重,總占地約8萬平方米。城牆為夯土築成,夯層10-12cm,夯窩6-8cm,土質為黃土。現存殘跡為:東牆長150米,高3米,厚1.7米,南牆長120米,高4米,厚1.9米,西牆長60米,高2米,厚1.5米,北牆長150米,高5米,厚2米,城門跡象不明。
地表散見:陶、瓷、碎片、瓦礫等。陶為泥質灰陶。瓷片有:白釉、黑釉、醬釉、醬黃釉等。器形有:碗、瓶、盆等。另見“開元通寶一枚。
據清道光二十一年《神木縣誌》載,俗傳楊繼業妻佘氏曾居於此,故又稱“王娘城”,隋代為“連谷鎮”,唐置“連谷縣”。貞觀年間已屬勝州,天寶元年割隸麟州,宋政和四年廢(公元1114年)。《神木縣誌》載:宋橫陽城,位於麟州城北7.5公里處,南有小溝及黃羊溝,宋時稱橫陽川,宋大中詳符(公元1009年)置,今名黃羊城,蓋因橫陽與黃羊間訛故。1984年,在黃羊城內發現殘碑一角,有“向者隋侍橫陽……復持節一時之盛事”等字,可以證明,該城址即宋時與麟州互為犄角的“橫陽城”無疑。
1986年,神府煤田考古隊,1987年,陝西省文物普查隊,1991年陝北考古隊曾進行過數次調查、測繪、發掘。
1988年7月,被神木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1992年1月12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了保護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