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r\n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由來已久,在1954年國家編制的《黃河治理規劃》和1997年水利部黃委會編制的《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綱要》中,都將該工程確定為梯級樞紐工程開發項目。2008年7月,國務院以國函〔2008〕63號檔案批覆的《黃河流域防洪規劃》中指出:“要適時修建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進一步減輕黃河寧蒙河段的防凌負擔”。2010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

工程概況

海勃灣海勃灣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境內,此項目由來已久,在1954年國家編制的《黃河治理規劃》和1997年水利部黃委會編制的《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綱要》中,都將該工程確定為梯級樞紐工程開發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批覆的《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等黃河治理規劃確定的黃河幹流梯級工程之一,也是黃河寧蒙河段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黃河內蒙古段唯一一座調節控制性綜合樞紐工程。
2004年11月至2005年8月,水利部水規總院對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了審查。目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等都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批覆。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建設任務是防凌、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為大(2)型Ⅱ等工程,是黃河內蒙古段唯一的一座調節控制性樞紐工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壩址以上河段長約2837km,控制流域面積31.34萬平方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1076.0m,死水位1069.0m,總庫容4.87億m³。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0年一遇。土石壩布置在黃河左岸,壩長6371米,頂寬7米,最大壩高16.2米;泄洪閘共16孔,布置在黃河主河槽中左部;水電站布置在河床壩段右岸,裝機4台,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82億度。工程位於烏海市境內,左岸為阿拉善盟,右岸為烏海市。正常蓄水情況下可以形成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工程總投資27.41億元,建設工期46個月。

開工奠基

海勃灣海勃灣

 2010年4月26日,是一個值得紀念和慶賀的日子。這天,承載著幾代烏海人的夢想、積蓄了幾代烏海人的企盼,備受烏海人民矚目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奠基儀式在濱河西區蘭亭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也必將成為一個永遠被歷史銘記的時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雲其木格,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春華,自治區主席巴特爾,水利部副部長周英,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符太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忠,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斯巴根,自治區副主席郭啟俊,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雲峰,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原副主任夏日等出席開工儀式。

26日一早,蘭亭廣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數十輛大型機械和施工車輛整裝待發。上午9時30分左右,烏雲其木格宣布: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開工。隨後,烏雲其木格、胡春華、巴特爾、周英、符太增、李國英、趙忠、哈斯巴根、郭啟俊、雲峰、夏日及烏海市市委書記白向群、阿拉善盟盟委書記王玉明、自治區政府秘書長常海等共同為工程奠基。

周英在開工儀式上講話。她說,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的奠基,標誌著工程進入全面建設的新階段。水利部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工程建設,希望地方各級政府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組織領導,及時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做好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為工程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條件。她希望參建方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式,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強化質量和安全監督,嚴格工程驗收留理,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生產安全,把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惠民工程,造福黃河兩岸人民,為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郭啟俊在開工儀式上講話。他說,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對內蒙古自治區沿黃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自治區800多公里黃河幹流惟一能為本地服務的調節控制性工程,也是近期自治區實施的最大的水利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可提高黃河內蒙古段防凌防汛能力,有利於合理調配水資源,對於治理烏蘭布和沙漠,改善周邊生態和人居環境,提高烏海市的城市品位,最佳化投資和發展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項工程牽動著內蒙古黃河兩岸各級幹部民眾的心,承載著幾代人的願望和企盼。經過各級各有關方面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一座現代化的水利樞紐不久將在這裡落成。各盟市、各有關部門要緊密配合,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為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利條件。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要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二的理念,精心組織,嚴把工程質量關,切實把工程建成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白向群在開工儀式上致辭。他說,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承載了青年烏海各族人民半個多世紀的企盼,凝聚了歷屆市委、市政府相阿拉善盟各級領導班子的心血,飽含著國家、自治區及有關部門、兄弟盟市的信任與支持。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圓夢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們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大局出發,齊心協力、通力配合,認真負責地做好各項工作,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決不辜負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厚愛,決不辜負兩地人民、社會各界的信任。

白向群表示,我們將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以及自治區相關部門和周邊盟市的大力支持下,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紮實的作風,更加努力的工作,高質量地完成建設任務,嚴把工程質量關,精心組織實施,強化安全管理和資金管理,切實把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成為質量一流、節儉高效、和諧廉潔的工程,努力為促進自治區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做出新更大的貢獻。出席開工儀式的還有水利部、環保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自治區有關委辦廳局、沿黃河有關盟市領導,曾在烏海工作過的國家自治區、盟市領導,烏海市盟市級離退休幹部代表,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領導,烏海市和阿拉善盟四大班子領導以及各有關單位負責人。

截流

2010年12月9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進展順利,導流明渠工程已經竣工,圍堰工程也完成了90%,由於黃河凌汛的影響,工程將告一段落,待凌汛期過後實現截流。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境內的黃河幹流上,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水利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黃河內蒙古段唯一的一座調節控制性工程。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的主要任務是防凌、發電等綜合利用,由土石壩、泄洪閘、河床式電站等建築物組成,總投資為27.41億元,建設總工期46個月,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0年一遇。
烏海市地處黃河上游,東鄰鄂爾多斯市,西接阿拉善盟,北靠巴彥淖爾市河套平原,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是華北與西北的交匯處。同時還是烏蘭布和、庫布其大沙漠及毛烏素沙地交匯處。
海勃灣水利樞紐壩長6371米,頂寬7米,最大壩高18.2米;泄洪閘共16孔;水電站裝機4台,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82億度;設計總庫容4.87億立方米。
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將形成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庫區周邊自然生態的修復功能,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到時候,不僅會出現大漠與水庫交相輝映的美景,烏海市的城區也將與水庫交融在一起,呈現水在城中、城在水上的景象。

工程效益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對黃河水能資源利用、最佳化配置和河道綜合治理,最佳化水資源配置格局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工程建成後,烏海市黃河兩岸將形成集黃河、沙漠、濕地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同時可配合上游龍羊峽、劉家峽水庫的防凌調度,適時調控凌汛期流量,提高黃河內蒙古段的防洪標準,減輕寧蒙河段的凌災損失;樞紐電站可充分利用水能發電,向蒙西電網提供年均3.82億度的清潔能源。同時,海勃灣水利樞紐建成後,在正常蓄水位條件下,可形成118平方公里多的水面面積,可以改善烏蘭布和庫布齊毛烏素三大沙漠交匯區域的小氣候,提高自然生態的修復功能,促進我國主要沙塵源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利於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質量,改善當地民生,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事記

2002年11月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由水利部天津設計院、內蒙古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

2004年11月18日至22日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烏海市召開會議,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了審查。

2005年8月18日中央紀委駐國家水利部紀檢組組長劉光和視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壩址、黃河護坡工程。

2005年8月27日 國家水利部副部長敬正書考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壩址。

2005年9月8日至10日 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考察海勃灣水利樞紐、黃河堤防工程、城市防洪工作,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雷.額爾德尼陪同。

2006年3月15日至16日 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周英帶領考察組來烏海考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壩址、高效農業示範園區,自治區水利廳廳長戈峰等領導陪同。

2006年6月10日至11日 水利部規劃司司長周學文考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壩址,視察烏海市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海勃灣水利樞紐庫區移民點),自治區水利廳廳長戈峰陪同。

2006年6月30日至7月1日 水利部副部長翟浩輝、農水司司長李代鑫等一行來烏海考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壩址及濱河新區建設。

2006年7月21日至22日 水利部黃委會李國英主任考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壩址、庫區及移民新村(高效農業示範園區)。

2007年12月4日至7日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在烏海市召開會議,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評估。

2008年4月25日 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農經[2008]1043號檔案批覆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

2008年6月5日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巴特爾視察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壩址。

2008年7月9日至11日 水利部水規總院在烏海市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大綱》審查會議。

2008年7月12日至15日 水利部水規總院在烏海市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議。

2008年7月15日至16日 水利部水規總院在烏海市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審查會議。

2008年7月22日 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任亞平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有關事宜。

2008年8月26日至28日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烏海市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預審會。

2008年8月30日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規劃實施與修編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在呼和浩特市對內蒙古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用地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方案及基本農田補劃方案進行了論證。

2008年9月6日至7日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北京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複審會議。

2008年10月8日 國家農業部漁業局在北京市召開會議,對《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對黃河內蒙古段水生生物影響評價的報告》進行了審查。

2008年10月11日12日 在河南鄭州組織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防洪評價報告》和《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查會。

2008年10月24日 國家水利部以水資源函[2008]289號檔案向環保部報送《關於報送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預審意見的函》。

2008年11月5日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以內政字[2008]223號檔案同意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2008年1l月1l日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黃水調[2008]51號檔案批覆了海勃灣水利樞紐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2008年11月28日至29曰 國家環保部在烏海市召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會。

2008年12月1O日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簽署了《黃河流域水工程建設規劃同意書》。

2009年1月16日 國家環境保護部以環審[2009]26號檔案批覆了海勃灣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

2009年1月17日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受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委託組織有關專家,在呼和浩特市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前期工作進行了專家論證。

2009年2月19日 水利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以水規計[2009]121號檔案批覆了《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可研階段建設征地和移民安置規劃大綱》。

2009年3月25日 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預審字[2009]141號檔案批覆黃河海勃灣水利摳紐工程建設用地預審意見。

2009年5月7日 水利部原總工、部科技委副主任高安澤、水利部國科司司長、部科技委副主任高波、中國水科院院士、部科技委委員韓其為等人來我市選行黃河內蒙古河段治理問題專題調研。考察海勃灣壩址。

2009年7月16日 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農經[2009]1885號檔案批覆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9年11月2日 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郭啟俊調研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進展情況。

2009年12月7日至9日 國家水利部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的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審查。

2010年1月14日 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來烏海市考察,參觀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壩址。

2010年4月1日 國家水利部以水總[2010]114號檔案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的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批覆。

2010年4月8日 市政府召開2010年城鄉一體化暨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征地移民工作動員大會。在會上,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管理局與海勃灣、烏達、海南區政府簽訂了《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征地和移民安置投資包乾協定書》。

2010年4月26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奠基儀式在濱河西區蘭亭廣場隆重舉行。

2010年6月1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翟家瑞率考察組來我市考察。

2010年7月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10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23項重點工程,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成為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

2010年10月11日內蒙古大唐國際海勃灣水利樞紐開發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2010年11月26日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導流明渠工程竣工,這標誌著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具備了截流條件。

2014年5月26日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首台機組正式發電,第二台機組也於5月28日進入72小時試運行階段,第四台機組現正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這標誌著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實現了水力發電功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