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勇

黃慶勇,男,副秘書長 1962年3月出生,漢族,廣東和平縣人,研究生畢業,經濟師。現任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正廳級),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顧問,暨南大學兼職教授,中山大學地球資源與地球環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合作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廣東省教育促進會副會長。

工作經歷

黃慶勇同志自1981年7月廣東省商業學校畢業後,分配到省物價局工作。1985年1月任副科級幹部,1989年被派往梅州市梅縣區扶貧,掛任梅州市梅縣區農委副主任,同年5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1990年5月任正科級幹部;1992年6月任廣東省市場研究所副所長(副處級),併兼任廣東省價格事務所副所長和《廣東市場與價格》雜誌社副社長、副主編等職;1994年1月調到省政府研究室工作,先後任副處級幹部、一處負責人、處長、副主任;1999年6月至2004年7月任雲浮市副市長;2004年8月調任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兼任《廣東經濟》雜誌主編。1998年1月至2008年2月任廣東省政協常委。2008年1月調任省政協副秘書長,同年2月任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2月後任正廳級幹部。2009年6至7月參加省委組織部廣東省第二期領導幹部經濟管理研修班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培訓學習。
黃慶勇同志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堅持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理論與政策問題。先後在廣州業餘大學、中共廣東省委黨校修完大學專科、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並畢業。注重調查研究,勤于思考和寫作,熟悉物價、農村、計生、文化、衛生、體育、宗教、區域發展戰略研究等工作。自1984年起涉足改革與發展問題研究和寫作,在國家、省、市各級報刊發表理論、業務、政論等方面的文章和詩文書法作品共90多篇。出版《仰望天穹――改革思辨錄》一書。曾單獨承擔或參加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組織的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建立廣東發展新優勢、建立珠三角經濟區、東西兩翼經濟發展戰略等課題研究和寫作,《論大廣州發展極戰略》等13篇論文獲國家和省級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獎項。於1988年和1992年參加省政府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小組工作;1996年參加省八個民主黨派聯合調查團粵東發展戰略研究並主筆起草《關於廣東東翼發展戰略的建議》,獲省領導和有關方面的好評;執筆《關於建立反腐敗機制的幾點建議》、《突出新世紀可持續發展主題,系統有序地解決人口與計畫生育問題》獲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1997年獲廣東省價格學會貢獻獎;1998年獲中國價格學會薛暮橋價格理論提名獎;1998年以來發表的主要論文有《關鍵要明白和擔負起自己肩上的政治責任》、《論跨世紀中國的發展新機遇》、《抓好國家創新的四個關鍵環節》、《政協政治文明建設的四大目標》、《黨的根本宗旨萬歲》等;在2002年省政協八屆五次會議上作《新階段能給農民什麼》,以及2004年省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專題座談會上作《要高度重視人才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大會發言,引起大會和媒體的關注和熱議。
黃慶勇同志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廉潔奉公,作風正派,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在政府工作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具體實踐中,積極發揮作用,提出許多理論性、政策性、操作性較強的建議和意見,多為有關方面所採納,為全省全市改革開放事業和現代化建設盡責盡力。他在雲浮工作的五年里,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政策和法規,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曾先後分管農口系統、民政、計畫生育、公安、司法、人民武裝、體改、調研和文化、衛生、體育、民族宗教、婦兒等工作。他善於在深入的調查研究中了解情況,發現和分析問題,形成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點,充分調動各分管部門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農業方面,緊緊抓住城郊農業和畜牧業兩大重點,向上要項目,辦基地,大力培育、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品牌,策劃和推動建成“華南農業大學農業產業化雲浮實驗區”。在遇到各種急、難、險的突發事件時,以“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和直接責任”的思想指導行動,及時、冷靜、正確地處理搶險救災、殯葬改革、山界糾紛、非典防治等工作,取得較好的成績,得到省的肯定和表揚。在建設文化大省中,積極參與策劃和推動首屆雲浮新興六祖文化節,在全省引起較大反響。有針對地組織開展民眾體育活動,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實施體育民心工程。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改建、擴建市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院,提高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揮長期在省工作的優勢,帶領有關部門積極爭取了廣發證券公司來雲浮開設證券營業部,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批准2個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向省政府爭取批准新興縣集成鎮改名為六祖鎮,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的支持,為雲浮增強地方經濟實力做了大量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