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布沙

黃布沙

黃布沙村委會四面環水,堤圍總長6公里,總人口570多人,有耕地1200多畝,其中堤內800多畝,堤外灘地400多畝.

簡要介紹

羚羊山頭下,有一個小島名叫硯州,離硯州不遠處又有一塊沙灘叫布沙,提起這兩小島,還有一段"包公擲硯"的動人的故事...後來在端硯沉下去的地方不久出現了一個小島叫"硯州"在黃布沉下去的地方出現了一片沙州叫"黃布沙"。
黃布沙村委會四面環水,堤圍總長6公里,總人口570多人,有耕地1200多畝,其中堤內800多畝,堤外灘地400多畝.

經濟作物

黃布沙主要經濟作物“香蕉”
黃布沙村民善良,勤勞,種植香蕉的水平更是全國前列。肇慶鼎湖區沙浦鎮黃布沙村,戶戶以種植香蕉為主業,村裡的耕地九成以上種植香蕉。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成了“鼎湖區優質香蕉生產示範基地”。此外,不少村民還向外擴展,到鎮、區甚至更遠的地方承包土地種植香蕉。
據了解,2006沙浦鎮有香蕉種植面積1.3萬畝,當中六成以上為黃布沙村民所種植,外出承包土地種植的有2000多畝,一般畝產3000公斤,最高達4000多公斤。該村蕉田每年產蕉1000多噸,總產值800多萬元。2006年,黃布沙村集體經濟收入90多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8000多元。
日前,肇慶市鼎湖區沙浦鎮黃布沙村獲得農業部、省農業廳的批覆,2005年,鼎湖區供銷社為沙浦香蕉註冊了羚羊峽牌商標,2006年該村及其生產的香蕉均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據沙浦鎮農業技術服務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該鎮將充分利用黃布沙村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機會,抓好無公害香蕉生產,加強蕉農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意識,促進香蕉品牌建設邁上新台階。
2007年沙浦鎮香蕉種植面積擴大到1.5萬畝。
2007年,黃布沙村委會還被鼎湖區農村信用合作社評為“信用村”,這是在整個肇慶市是第一例,展示了黃布沙村的村民得到金融行業的認可。黃布沙村還被稱為“肇慶香蕉第一村”的美譽。

包公擲硯

從廣東肇慶沿西江飛流而下,兩岸風光秀麗。距肇慶羚羊峽不遠處,有一宛如古墨硯的小洲兀現眼前。小洲附近的河岸邊,還有黃澄澄的一抹細沙。這一洲一沙就是人們常說的墨硯洲和黃布沙,其形成據說還與開封龍圖閣直學士包青天有關呢! 說起包青天,我國民間未有不知者。 包拯,字希仁,合肥人。北宋仁宗時中進士,其初為仕時,曾任廣東端州府尹。為官清廉,秉公辦案,眾口皆碑,深受百姓歡迎。 時端州有龍溪,近山其石貴重,可雕制為硯,故名“端硯”,為文房四寶中之珍品是也,每硯值過千金。開採極為艱難,數量也就頗為有限。包拯任職期滿,奉聖旨調離時乘一小船順流而下。眾官員結伴前往送行,百姓亦紛紛趕赴碼頭灑淚相送。當小船駛出肇慶不久,忽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巨浪濤天,小船根本無法行駛。包拯見狀忙走出船倉,燃香叩拜,仰天長嘆道:“希仁雖無才,奉皇恩為官端州府尹亦未敢驚擾百姓,一身正氣,兩襯清風。今日離任上蒼緣何如此苛責我老包呢?”言罷只見越發的風狂雨驟,昏天黑地。包拯一時無奈即召跟班前來詢問:“你等有否假我之名做貪贓枉法之事?據實道來。”跟班吞吞吐吐只好如實的回答:“小的該死,小的該死,臨行時有人送你一方上好的端硯,因時間倉促,推又推不掉,未及向大人稟明……”包拯聞言當即怒斥,命馬上將用黃布裹著的端硯取來,站在船頭隨手擲入西江中。 說來也怪,端硯沉入江中頓時風平浪靜,雨過天晴。小船起錨行駛,回頭一望沉硯處瞬時化作一壘怪石嶙峋的小洲形如墨硯狀,那裹硯的黃布順風飄落岸邊,頃刻之間化成一片黃澄澄的沙灘。從此,人們為了緬懷包拯的惠政廉潔,頌揚其高風亮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品德,便有不持一硯歸的美德佳話。端洲人後將此洲稱為“墨硯洲”,沙灘稱為“黃布沙”。 後有文人留下這樣一副對聯,並鐫刻在古宋城牆上,將這事告誡世人。聯曰:“星岩郎曜光山海;硯清清風播古今。” 近日偶爾閱讀《今古傳奇》見有詩為證,筆者認為純屬巧合,勾起文思寫成拙文,詩曰: 為官公正更清廉,拒賄懲貪政令嚴。 千金端硯投河水,代代人念包青天。(今日看台:法治時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