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植物

黃山植物

全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編排新穎,圖文並茂,印刷別致,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科學普及著作。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本書以插圖和文字方式描述黃山植物,計有種子植物134科,655屬,1483種、亞種和變種;

蕨類植物31科,58屬,131種;苔蘚植物57科,114屬,191種。苔蘚和蕨類植物以名錄形式附於

書後。

本書可供風景旅遊區各級管理人員、旅遊者、

植物學工作者、大自然保護者,以及從事生物、園林、環保、林業等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師生教學

實習及其他有關科學技術工作者使用和參考。

作者介紹

胡嘉琪 教授

1954年復旦大學生物學系畢

業,相繼植物生態學和植物分類學

兩專業研究生畢業。40年來一直從

事植物生態學和植物分類學的教學

和科研工作。曾合作出版中英文專

著3冊,譯著1冊,在國內外專業學

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中英文論

文50餘篇。

梁師文 高級工程師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園林管理局

主任工程師、黃山市政協委員、中

國風景名勝區協會理事,中國風景

名勝區協會資源保護工作部主任、

國際植被學會會員。

1964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林學

系。長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管理

和領導工作。主要著作有《森林在

人類中的地位》、《薪炭林與農村

能源》、《黃山區系植物實用生態

學價值評估》、《迎客松保護復壯

研究》、《我國風景資源保護及其

若干問題探討》和《風景名勝保護

導論》等。曾多次榮獲省科技成果

獎和科技進步獎。

作品目錄

目 錄
I 總 論
一、黃山生境概述
1地理位置
2地質構造
3地形地貌
4土壤概況
5溪流與泉水
6氣候與氣象
7主要風景資源與景區
二、植物區系和植被
1區系分析
(1)科含屬的數量分析
(2)科含種的數量分析
(3)屬的分布類型分析
(4)黃山植物區系的特點
2植被
(1)常綠闊葉林
(2)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
(3)落葉闊葉林
(4)山地矮林與山地灌叢
(5)黃山松林
(6)馬尾松林
(7)杉木林
(8)毛竹林
(9)山地灌叢
(10)山地灌叢草地
(11)高位水蘚沼澤
三、黃山植物的特點、功能與價值
1黃山植物的基本特點
(1)植物種類繁多,物種資源豐富
(2)森林植物茂密,植被覆蓋率高
2黃山植物的功能與價值
(1)美學觀賞價值
(2)環境保護價值
(3)科學研究價值
(4)物種資源價值
(5)旅遊經濟價值
四、黃山珍稀瀕危植物與古樹名木
1珍稀瀕危植物
(1)珍稀瀕危植物的概念與意義
(2)珍稀瀕危植物概況
2古樹名木資源
(1)古樹名木的概念與意義
(2)古樹名木概況
五、黃山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1森林植被資源的保護現狀
(1)完善管理體制,制定管理法規
(2)護林防火
(3)防治森林病蟲
(4)開發新景區,合理利用老景區
2植物資源在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山林火災
(2)毀林開荒
(3)亂砍樵採
(4)病蟲危害
(5)建築破壞
(6)旅遊污染
(7)其他因素
3植物資源的保護、利用及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保護意識
(2)要認識和遵循植物資源的屬性和規律
(3)要處理好風景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三者之間的關係
(4)努力做好物種資源的保護工作
(5)修改、完善總體規劃,編制保護規劃
(6)加強管理,保護森林
(7)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Ⅱ 各 論
一、種子植物
1銀杏科Ginkgoaceae (1屬1種)
2松科Pinaceae (4屬5種)
3杉科Tax0diaceae(3屬3種)
4柏科Cupressaceae (4屬4種)
5三尖杉科Cephal0taxaceae (1屬2種)
6紅豆杉科Taxaceae (2屬3種)
7三白草科Saururaceae (2屬2種)
8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1屬4種)
9楊柳科Salicaceae (2屬10種)
10楊梅科Myricaceae (1屬1種)
11胡桃科Juglandaceae(5屬5種)
12樺木科Betulaceae (4屬7種)
13殼斗科Fagaceae(5屬23種)
14榆科Ulmaceae(7屬13種)
15桑科M0raceae (6屬15種)
16蕁麻科Urticaceae(9屬23種)
17鐵青樹科Olacaceae(1屬1種)
18檀香科Santalaceae (2屬2種)
19桑寄生科Loranthaceae(1屬1種)
20馬兜鈴科Aristo1ochiaceae(2屬8種)
21蓼科Polygonaceae(4屬34種)
22藜科Chenopodiaceae(1屬1種)
23莧科Amaranthaceae (3屬7種)
24商陸科Phytolaccaceae(1屬1種)
25番杏科Aizoaceae(1屬1種)
26馬齒莧科P0rtulacaceae(1屬1種)
27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1屬20種)
28連香樹科Cercidiphyllaceae(1屬1種)
29領春木科Eupteleaceae(1屬1種)
30毛茛科Ranunculaceae(12屬34種)
31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4屬7種)
32大血藤科Sargent0d0xaceae(1屬1種)
33小檗科Berberidaceae(5屬7種)
34防己科Menispermaceae (5屬7種)
35木蘭科Magnoliaceae (7屬13種)
36蠟梅科Calycanthaceae(2屬3種)
37樟科Lauraceae (7屬22種)
38罌粟科Papaveraceae (3屬11種)
39十字花科Cruciferae(6屬13種)
40茅膏菜科Dr0seraceae(1屬1種)
41景天科Crassulaceae (2屬18種)
42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15屬24種)
43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 (1屬2種)
44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6屬11種)
45杜仲科Eucommiaceae(1屬1種)
46薔薇科R0saceae(30屬99種)
47豆科Leguminosae (26屬58種)
48酢漿草科Oxalidaceae(1屬4種)
49�牛兒苗科Geraniaceae(1屬3種)
50芸香科Rutaceae (6屬9種)
51苦木科Simarubaceae (2屬2種)
52楝科Meliaceae (2屬2種)
53遠志科Polygalaceae (1屬3種)
54大戟科Euph0rbiaceae (9屬20種)
55交讓木科Daphniphyllaceae(1屬1種)
56黃楊科Buxaceae(1屬3種)
57漆樹科Anacardiaceae (4屬6種)
58冬青科Aquifoliaceae(1屬16種)
59衛矛科Celastraceae(4屬20種)
60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4屬5種)
61槭樹科Aceraceae(1屬16種)
62無患子科Sapindaceae (2屬2種)
63清風藤科Sabiaceae (2屬10種)
64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1屬4種)
65鼠李科Rhamnaceae (6屬18種)
66葡萄科Vitaceae(4屬19種)
67椴樹科Tiliaceae(3屬9種)
68錦葵科Malvaceae(2屬2種)
69梧桐科Sterculiaceae(1屬1種)
70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 (1屬8種)
71山茶科Theaceae (6屬15種)
72藤黃科Guttiferae(2屬7種)
73堇菜科Violaceae (1屬19種)
74大風子科Flac0urtiaceae (3屬4種)
75旌節花科Stachyuraceae(1屬2種)
76秋海棠科Begoniaceae(1屬1種)
77瑞香科Thymelaeaceae (2屬4種)
78胡頹子科Elaeagnaceae(1屬3種)
79千屈菜科Lythraceae(1屬1種)
80石榴科Punicaceae(1屬1種)
81藍果樹科Nyssaceae(2屬2種)
82八角楓科Alangiaceae(1屬5種)
83桃金孃科Myrtaceae (1屬1種)
84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1屬1種)
85柳葉菜科Onagraceae (4屬7種)
86小二仙草科Hal0ragidaceae(1屬1種)
87五加科Araliaceae(7屬18種)
88傘形科Umbelliferae(18屬24種)
89山茱萸科Cornaceae (3屬4種)
90鹿蹄草科Pyrolaceae(2屬3種)
91杜鵑花科Ericaceae (5屬17種)
92紫金牛科Myrsinaceae (3屬6種)
93報春花科Primulaceae (2屬13種)
94柿樹科Ebenaceae(1屬4種)
95山礬科Sympl0caceae(1屬6種)
96野茉莉科Styracaceae (4屬9種)
97木犀科Oleaceae (5屬15種)
98馬錢科Loganiaceae (2屬3種)
99龍膽科Gentianaceae (4屬8種)
100夾竹桃科Ap0cynaceae(2屬5種)
101蘿�科Asclepiadaceae(3屬10種)
102鏇花科Conv01vulaceae (4屬6種)
103紫草科Boraginaceae(7屬8種)
104馬鞭草科Verbenaceae (6屬18種)
105唇形科Labiatae (21屬50種)
106茄科Solanaceae(7屬10種)
107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11屬16種)
108紫葳科Bignoniaceae (2屬2種)
109列當科Orobanchaceae(1屬1種)
110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5屬5種)
111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 (1屬2種)
112爵床科Acanthaceae (6屬7種)
113透骨草科Phrymataceae(1屬1種)
114車前科Plantaginaceae (1屬1種)
115茜草科Rubiaceae(16屬26種)
116忍冬科Caprifoliaceae (5屬28種)
117敗醬科Valerianaceae (2屬6種)
118川續斷科Dipsacaceae(1屬1種)
119葫蘆科Cucurbitaceae (6屬10種)
120桔梗科Campanulaceae (5屬9種)
121菊科Compositae(52屬100種)
122禾本科Gramineae (54屬87種)
123莎草科Cyperaceae(9屬40種)
124天南星科Araceae (5屬11種)
125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 (2屬2種
126燈心草科Juncaceae (2屬5種)
127百部科Stemonaceae (2屬2種)
128百合科Liliaceae(26屬57種)
129石蒜科Amaryllidaceae(1屬2種)
130薯蕷科Diosc0reaceae (1屬7種)
131鳶尾科Iridaceae(2屬5種)
132芭蕉科Musaceae (1屬1種)
133姜科Zingiberaceae(2屬2種)
134蘭科Orchidaceae (16屬20種)
二、蕨類植物名錄
三、苔蘚植物名錄
參考文獻
種子植物科、屬拉丁名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