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兜吸蜜鸚鵡

黃兜吸蜜鸚鵡

黃領吸蜜鸚鵡(學名:Lorius chlorocercus)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基本信息

黃兜吸蜜鸚鵡:(又名:黃裙吸蜜鸚鵡)
拉丁文名稱:Lorius chlorocercus
英文名稱:Yellow-bibbed Lory

黃兜吸蜜鸚鵡黃兜吸蜜鸚鵡

黃兜吸蜜鸚鵡原是相當稀少的吸蜜鸚鵡,但在近年市場上數量開始慢慢地增加,尤其是進口野生鳥的數量日益增多,但至今在各國的鸚鵡養殖業中仍不普遍,與所有的Lorius 家族的吸蜜鸚鵡一樣(喋喋吸蜜鸚鵡、黑冠吸蜜鸚鵡、紫頸吸蜜鸚鵡等)生性活潑頑皮與愛玩耍,模仿能力佳,在大型吸蜜鸚鵡中它們算是較安靜的種類,但黃兜吸蜜鸚鵡常會咬主人,它們容易飼養,生命力強,公鳥母鳥外表相似,幼鳥胸前黃羽較稀疏,腹部羽毛較混有一點雜色,虹膜顏色較深。
體長:28cm (11吋)
分布:分布於東索羅門群島
整體概述:

黃兜吸蜜鸚鵡的籠養數量在90年代時才逐步漸增,所羅門政府在1991年時開放一些特定鳥種的限量出口,而黃兜吸蜜鸚鵡是其中之一,但限量輸出很快地被不法業者超量出口,也包括了非法走私的情形,所以當地政府在1996年時不再準許合法出口這些種類作為商業買賣,但是野生黃兜吸蜜鸚鵡仍出現於台灣以及國際市場上,在索羅門群島當地黃兜吸蜜鸚鵡是最普遍的寵物鳥,因為它們容易飼養、生命力強、學習能力好所以蠻受當地人歡迎;黃兜吸蜜鸚鵡棲息在島上各高度的森林、次植被區與椰子園等,在有些地區發現棲息在高海拔地區的數量多於低地區的數量,喜歡在高處有開花於果實的樹枝上覓食,天然食物包括了花蜜、種子、花粉、水果等,跟一般吸蜜鸚鵡不太一樣的是它們對硬性食物如種子的需要可能與花蜜一樣高。
繁殖期一般在7、8月間。黃兜吸蜜鸚鵡是活潑的鸚鵡,人工繁殖鳥不會怕人,能耐低溫,對各種食物接受度高,也能提供一些硬性的種子飼料餵食,籠養鳥活動力高,常會吹口哨與模仿聲音但不會吵鬧,能很快適應飼主、環境、天氣與食物,公鳥比較有侵略性與攻擊性。
繁殖:
繁殖難度依野生鳥/繁殖鳥、環境、食物與管理方法等而不同,與大部分的吸蜜鸚鵡一樣,它們可能在全年的任何時間繁殖,公鳥有時會對母鳥十分有侵略性,巢箱可使用25cm四方,高度40-50cm的規格,一次產2顆蛋,孵化期約24-26天,幼鳥約10 周后羽毛長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