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桂枝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麻黃桂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具有發表和肌,溫里散寒之功效。主治外因心痛,惡寒發熱,內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動。

組成

麻黃(去節,湯浸,焙乾)、桂心、白芍藥、細辛(去苗)、乾薑(炮)、甘草(炙)各三分,半夏(湯洗七次)、香附(炒去毛)各半兩。

用法用量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煎七分,去率,食前服。

功用

發表和肌,溫里散寒。

主治

外因心痛,惡寒發熱,內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動。

方義

方用麻黃配桂枝發汗解表,細辛配桂枝溫經止痛,芍藥配桂枝調和營衛,芍藥配甘草緩急止痛,炮姜溫中散寒,香附調理氣機,半夏祛痰開痞。

加減化裁

若大便秘,加大黃(如博棋大)兩枚。

附方

名稱:麻黃桂枝湯

組成:淨麻黃二錢,柳桂枝一錢二分,片黃芩一錢,光桃仁十五粒,炙甘草、大生地各一錢,鮮紅花五分,蔥白一莖

用法:水煎,熱服

主治:夜瘧,血分有邪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

功用:發散血中風寒

名稱:麻黃桂枝湯

組成:桂枝、芍藥各二錢,麻黃一錢二分,甘草一錢,杏仁八分

用法:上銼,作一貼,入姜五片,棗二枚,水煎服

主治:太陽病八九日,發熱惡寒,往來如瘧狀

出處:《東醫寶鑑》

名稱:麻黃桂枝湯

組成:麻黃30克,桂枝20克,細辛15克,蘇葉40克,薄荷30克,羌活50克,蒼朮50克,桔梗40克,枳殼40克,檳榔40克,牙皂20克,青蔥20克,甘草15克

用法:煎水服。馬、牛1~2次口服,豬、羊減量

主治:風寒感冒重症

出處:《抱犢集》

功用:發汗通陽,兼散表寒

名稱:麻黃桂枝湯

組成:麻黃一兩(去根節),桂枝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

用法:上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復發汗,服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又大汗後似瘧者

出處:《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