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伊立替康

鹽酸伊立替康

本品主要成份是鹽酸伊立替康,化學名為(+)-(4S)-4,11-二乙基-4-羥基-9-(4-派啶基派啶) 羰基-1H-吡喃並3,4:6,7吲哚嗪1,2b喹啉-3,14-(4H,12H)-二酮鹽酸鹽三水合物。1.禁用於有慢性腸炎和/或腸梗阻的患者。3.禁用於孕期和哺乳期婦女。4.禁用於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1.5倍的患者。5.禁用於嚴重骨髓功能衰竭的患者。6.禁用於WHO行為狀態評分)2的患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漢語拼音

分子式:C33H38N4O6?HCI?3H20

分子量:677.19

【性 狀】本品為淡黃色或黃色的疏鬆塊狀物或粉末。

【適 應 症】用於成人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對於經含5-Fu化療失敗的患者,本品可作為二線治療。

禁忌

1.禁用於有慢性腸炎和/或腸梗阻的患者。

2.禁用於對鹽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或其輔料有嚴重過敏反應史的

患者。

3.禁用於孕期和哺乳期婦女。

4.禁用於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1.5倍的患者。

5.禁用於嚴重骨髓功能衰竭的患者。

6.禁用於WHO行為狀態評分)2的患者。

其他信息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由於本品在兔和大鼠實驗中發現有胚胎毒性,胎兒毒性及致畸性。因此,妊娠期間不能使用本品。育齡婦女在接受本品治療期間應避免懷孕,且如一旦懷孕應立即通知醫生。目前尚無法證實伊立替康是否會從人類乳汁分泌,但因為可能對哺乳嬰兒造成的不良反應,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應停止母乳餵養。(見禁忌)。

【兒童用藥】兒童使用安全有效性還未確定。

【老年患者用藥】由於老年患者各項生理功能的減退機率很大,尤其是肝功能的減退,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時劑量選擇應慎重。

【藥物相互作用】目前尚無藥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報導,但伊立替康與神經肌肉阻滯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視,具有抗膽鹼酯酶活性的藥物可延長琥珀膽鹼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劑可能被拮抗。

【藥物過量】目前尚無過量報導。Ⅱ期研究中,在嚴密觀察下劑量曾高達 750mg/m2)最顯著的不良反應是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腹瀉。因而,為防使用過量,應在專科醫院使用。目前尚無已知的解毒劑。

【規 格】

(1)40mg (按C33H38N4O6?HCI?3H20計)。

(2)100mg (按C33H38N4O6?HCI?3H20計)。

【包 裝】西林瓶裝, (1)40mg/瓶 650元(2)100mg/瓶。

【貯 藏】遮光,密閉保存。

【有 效 期】(1)40mg/瓶 24個月(2)100mg/瓶 12個月

【批准文號】(1)40mg 國藥準字H20020687 (2)100mg 國藥準字H20040711

【生產企業】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臨床研究

【功效主治】 晚期大腸癌患者的治療。與5-氟尿嘧啶和亞葉酸聯合治療既往未接受化療的晚期大腸癌患者,作為單一用藥,治療經含5-氟尿嘧啶化療方案治療失敗的患者。

【化學成分】 山梨醇,乳酸和注射用水。

【藥理作用】 本品為抑制細胞生長的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L-抗腫瘤和免疫抑制劑)。實驗資料 :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樹鹼的衍生物,能特異性抑制DNA拓撲異構酶I。它在大多數組織中被羧酸酯酶代謝為SN-38,而後者作用於提純的拓撲異構酶I的活性比伊立替康更強,且對幾種鼠和人腫瘤細胞系的細胞毒性也強於伊立替康。SN-38或伊立替康可誘導單鏈DNA損傷,從而阻斷DNA複製叉,由此產生細胞毒性。這種細胞毒性是時間依賴性的,並特異性作用於S期。在體外實驗中,並未發現伊立替康和SN-38可被P-糖蛋白MDR有效識別,且顯示出對阿黴素和長春花鹼耐藥的細胞系仍有細胞毒作用。另外,在體內實驗中,伊立替康對鼠腫瘤模型顯示了廣譜的抗瘤活性(PO3胰導管腺癌,MA-16/C乳腺癌,C38和C51結腸腺癌),並有抗人異種移植腫瘤的活性(Co-4結腸腺癌,MX-1乳腺癌,St-5和SC-6胃腺癌)。伊立替康對表達P-糖蛋白MDR的腫瘤(長春新鹼和阿黴素耐藥的P388白血病)也有抗瘤活性。本品除具有抗腫瘤活性外,最相關的藥理學作用為抑制乙醯膽鹼酯酶。臨床資料 :單藥治療 :在超過980例經含5-FU方案化療失敗的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中進行了本品3周方案的II/III期臨床試驗。在II期臨床試驗中,有455例患者接受了3周給藥方案,6個月的無進展生存率是30%,中位生存期為9個月。中位至進展時間為18周。另外,在304例患者接受的每周治療計畫的非對比性II期臨床試驗中,本品的給藥劑量為125 mg/m2,每次持續90分鐘靜脈滴注,連續給藥4周之後休息2周。研究表明,中位至進展時間為17周,中位生存時間為10個月。在193例接受初始劑量為125 mg/m2的每周給藥方案患者中,觀察到的安全性和3周給藥方案的安全性相似。發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時間為第11天。聯合治療 :有385例既往未接受治療的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入組一項2周給藥方案或1周給藥方案的III期臨床試驗。在2周給藥方案的第1天,本品的給藥劑量為180 mg/m2,每2周重複一次,在靜脈滴注本品後,滴注亞葉酸(200 mg/m2,連續2小時靜脈滴注)和5-氟尿嘧啶(先以劑量400 mg/m2靜脈推注,之後以劑量600 mg/m2連續22小時靜脈滴注)。第2天,以相同的劑量和方案給予亞葉酸和5-氟尿嘧啶。在1周給藥方案中,本品的給藥劑量為80 mg/m2,隨後滴注亞葉酸(500 mg/m2,連續2小時靜脈滴注),然後滴注5-氟尿嘧啶(2300 mg/m2,連續24小時靜脈滴注),重複6周。另外,本藥聯合治療組的至一般狀態明顯惡化的中位時間比單獨使用5FU/FA治療組顯著延長(P=0.046)。在此III期臨床試驗中,使用EORTC QLQ-C30調查表進行生命質量評估。在本藥組最終衰退的時間顯著延遲。在整體健康狀態/生命質量進展方面,本藥聯合治療組儘管不顯著但有輕度改善,表明本藥聯合治療有效且不影響生命質量。

【藥物相互作用】 本藥具有抗膽鹼脂酶活性,可延長琥珀膽鹼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而非去極化藥物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可能被拮抗。

【不良反應】 對765例接受單藥治療,使用推薦劑量350mg/m2的患者,及145例接受聯合治療,使用開普拓推薦劑量180mg/m2,每2周給藥一次,聯合5-氟尿嘧啶/亞葉酸治療的患者進行的研究表明,有一些不良反應可能與使用開普拓有關。胃腸道:遲發性腹瀉:腹瀉(用藥24小時後發生)是開普拓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在單藥治療中:在所有聽從腹瀉處理措施忠告的患者中有20%發生嚴重腹瀉。在可評估的周期內,14%出現嚴重腹瀉。出現第一次稀便的中位時間為滴注開普拓後第5天。在聯合治療中:在所有聽從腹瀉處理措施忠告的患者中有13.1%發生嚴重腹瀉。在可評估的周期內,3.9%出現嚴重腹瀉。個別病例出現偽膜性結腸炎,其中1例已被細菌學證實(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噁心與嘔吐:在單藥治療中,使用止吐藥後約10%患者發生嚴重的噁心及嘔吐。在聯合治療中,嚴重的噁心和嘔吐發生率較低(分別為患者的2.1%和2.8%)。其他胃腸反應:腹瀉及/或嘔吐伴隨與腹瀉及/或嘔吐相關的脫水症狀已有報導。可發生與開普拓及/或氯苯哌醯胺治療有關的便秘。在單藥治療中有少於10%的患者發生。在聯合治療中有3.4%的患者發生。少見發生腸梗阻或胃腸出血報導報導。罕見腸穿孔。其他輕微反應如:厭食,腹痛及黏膜炎。血液學: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是劑量限制性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是可逆轉和非蓄積的;無論在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中,到最低點的中位時間為8天。在單藥治療中:78.7%的患者均出現過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嚴重者(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占22.6%。在可評價的周期內,18%出現中性粒細胞計數<1,000/mm3,其中7.6%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通常在第22天完全恢復正常。62%的患者,按周期為17%,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合併發熱。10.3%的患者(按周期為2.5%)出現感染;5.3%的患者(按周期為1.1%)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引起的感染,2例出現過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嚴重者(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占22.6%。在可評價的周期內,18%出現中性粒細胞計數<1,000/mm3,其中7.6%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通常在第22天完全恢復正常。6.2%的患者,按周期為1.7%,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合併發熱。10.3%的患者(按周期為2.5%)出現感染;5.3%的患者(按周期為1.1%)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合併感染,2例導致死亡。貧血的發生率為58.7%(其中8%Hb<8g/dL,0.9%Hb<65g/dL)。7.4%的患者(按周期為1.8%)出現血小板減少症(<100,000/mm3),其中0.9%的患者血小板計數£50,000/mm3,按周期為0.2%。幾乎所有患者均在第22天恢復。在聯合治療中:82.5%的患者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嚴重者(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占9.8%。在可評價的周期內,67.3%出現中性粒細胞計數<1,000/mm3,其中2.7%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通常在7-8天內完全恢復正常。3.4%的患者(按周期為0.9%)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合併發熱。2%的患者(按周期為0.5%)出現感染;2.1%的患者(按周期為0.5%)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引起的感染,1例合併感染,1例導致死亡。貧血的發生率為97.2%(2.1%Hb<8g/dL)。32.6%的患者(按周期為21.8%)出現血小板減少症(<100,000/mm3),無嚴重血小板減少症出現(<50,000/mm3)。在上市後使用中,曾報導一例因抗血小板抗體導致外周血小板減少症的病例。急性膽鹼能綜合徵:在單藥治療中9%的患者出現短暫嚴重的急性膽鹼能綜合徵,而在聯合治療中僅為1.4%。主要症狀為:早發性腹瀉及其他症狀,例如:用藥後第一個24小時內發生:腹痛、結膜炎、鼻炎、低血壓、血管舒張、出汗、寒戰、全身不適、頭暈、視力障礙、瞳孔縮小、流淚及流涎增多。以上症狀於阿托品治療後消失。其他作用:早期的反應如呼吸困難,肌肉收縮、痙攣及感覺異常等均有報導。在單藥治療中少於10%的患者出現嚴重乏力,而在聯合治療中為6.2%。其與使用開普拓的確切關係尚未闡明。常見脫髮,為可逆轉的。在單藥治療中12%的患者在無感染及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情況下出現發熱,而在聯合治療中為6.2%。輕度皮膚反應,變態反應及注射部位的反應儘管不常見,但也有報導。在與腹瀉和/或嘔吐有關的脫水患者或敗血症患者中,少數病人出現腎功能不良、低血壓或循環衰竭。實驗室檢查:單藥治療:在無進展性肝轉移的患者中,血清中短暫、輕至中度轉氨酶、鹼性磷酸酶、膽紅素水平升高的發生率分別為9.2%、8.1%和1.8%。7.3%的患者出現短暫的輕至中度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聯合治療:在無進展性肝轉移的患者中,血清中暫時性的SGPT、SGOT、鹼性磷酸酶或膽紅素水平升高(1度和2度)的發生率分別為15%、11%、11%和10%。暫時性的3度升高發生率分別為患者的0%、0%、0%和1%。未觀察到4度升高。

【禁忌症】 慢性腸炎和/或腸梗阻炎性腸病和/或腸梗阻,對鹽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或開普拓中的賦型劑有嚴重過敏反應史。孕期和哺乳期。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5倍。嚴重骨髓功能衰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