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戰鬥

19日傍晚,因形勢緊張,政工團搬到便於防守的塘塍炮樓,與縣城建立定時電話聯繫。 20日晨,匪徒在碗窯塘附近切斷電話線,政工團發現電話中斷,全體人員立即做好戰鬥準備。 9時許,加強班趕到碗窯塘,接通電話線路,留下4人護線,其餘20多人趕往鹽田接應。

戰前形勢

民國38年(1949年)6月19日,寧德市霞浦縣人民政府籌備委員會成立,國民黨在霞浦的反動統治宣告結束。6月底,跟隨縣長徐堯炤逃亡的原縣自衛中隊長林雄琦在溪南網羅黨羽,設立偽“縣政府”,搜羅殘兵散匪,組成偽“縣保全大隊”,自封“副縣長”兼“保全大隊長”,以溪南為據點,勾結沿海反動勢力和各地股匪,打劫商旅,擄殺幹部民眾,破壞社會秩序。
7月18日,縣籌委會政治武裝工作團(簡稱政工團)20多人,由團長陳公佐率領,開赴鹽田開展民眾工作,駐原鎮公所。竊據溪南的林雄琦串通謝康珠、藍家昌等股匪共300多人,妄圖從杯溪、村里、南塘三路包抄,消滅縣政工團。

戰鬥過程

19日傍晚,因形勢緊張,政工團搬到便於防守的塘塍炮樓,與縣城建立定時電話聯繫。20日晨,匪徒在碗窯塘附近切斷電話線,政工團發現電話中斷,全體人員立即做好戰鬥準備。縣上也發覺情況異常,即派出警衛隊2個加強班火速馳援。9時許,加強班趕到碗窯塘,接通電話線路,留下4人護線,其餘20多人趕往鹽田接應。時政工團派出3人前往迎接加強班,至街頭亭下,與匪徒遭遇,戰鬥打響。
槍聲響後,加強班飛速占領白馬王山頭制高點,掩護政工團撤退,激戰半個多小時,打退敵人多次進攻,警衛隊戰士1人受傷,終以敵我力量懸殊過大,加強班放棄白馬王高地,撤到塘塍炮樓同政工團一起戰鬥。匪徒組織短槍隊、手榴彈隊企圖強攻,堅守炮樓的全體人員團結奮戰,擊退匪徒多次進攻。

結果

戰鬥持續9個多小時,黃昏,縣警衛第一中隊趕到,匪徒四散逃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