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鳥[鸛科鳥類統稱]

鸛鳥[鸛科鳥類統稱]
鸛鳥[鸛科鳥類統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鸛鳥是一種形似鶴,亦如鷺,高約四尺,羽色灰白,嘴赤而長,足長而紅,爪小尾短,羽毛伴有黑白色,常以松樹為巢的鳥。

簡述

鸛鳥 鸛鳥

為按季候遷居之鳥,以魚蛙昆蟲為食,有鸛雀或冠雀之名。

鳥部。鳥類的一屬。形似鶴、 鷺,嘴長而直,翼大尾短、善飛。常在溪流附近捕食魚、蝦、蛙、貝、蛇及昆蟲。我國常見的有白鸛、黑鸛。

形態特徵

鳥綱,鸛科種類。為大型涉禽,以嘴長、頸長、腿長著稱。後趾與前趾同在一個平面上,中爪內緣沒有櫛狀突。鸛中最常見的是白鸛(Ciconia ciconia)和黑鸛(CiconC.nigra)。

生活習性

鸛鳥 鸛鳥

鸛性安詳而機警,常漫遊在池塘、沼澤與灘涂,啄食魚、蝦、蚌和螺等。休息時常一腳站立,也棲息在山間林地的樹幹上,飛行遲緩。鸛具遷徙習性,每年8~11月份,離開歐洲或亞洲北部,飛往非洲或我國長江中下游一帶越冬,在越冬地長達150天左右。鸛白天分散覓食,集群過夜,待第2年3~4月份陸續遷徙回歸,進入繁殖期。白鸛在海堤岩石上或大樹上營巢,甚至在住房的屋頂上築巢。4~5月份進入產卵期,每窩2~5枚卵,由親鳥共同孵化,32天后雛鳥出殼。育雛期55~63天,雛鳥羽毛完全豐滿,過2~3周即可獨立生活。在人工飼養條件白鸛壽命8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