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漢字釋義]

鸛[漢字釋義]
鸛[漢字釋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鸛是一個大型水鳥科的通稱。包括19個品種。在大多數地球上比較溫暖的地帶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跡。鸛是候鳥,善於飛行。鸛有很長的腿和細長的帶蹼的爪子。它們有又長又結實的尖喙。羽毛通常是白色和黑色的。但有些品種鸛的頭上或頭上和脖子上幾乎沒有羽毛。

基本字義

拼音:guàn

部首:鳥 部外筆畫:17 總筆畫:22

〈名〉

鳥,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長而直,形似白鶴,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捕食魚蝦等。

水鳥名[Stork]。指大部為舊大陸產的大型涉禽,有大而粗壯的喙,構成鸛科,與各種䴉(Ibises)和鷺(Herons)有親緣關係。如:鸛雀(即鸛。水鳥名);鸛鵠(鸛與鵠)

1.

鳥,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長而直,形似白鶴,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捕食魚蝦等。

2.

水鳥名[Stork]。指大部為舊大陸產的大型涉禽,有大而粗壯的喙,構成鸛科,與各種䴉(Ibises)和鷺(Herons)有親緣關係。如:鸛雀(即鸛。水鳥名);鸛鵠(鸛與鵠)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字部】鸛

《廣韻》《集韻》《韻會》古玩切,音貫。水鳥。好水,將雨則鳴。《禽經》鸛仰鳴則晴,俯鳴則隂。

又鸛生三子,一為鶴,巽極成震,隂變為陽,震為鶴,巽為鸛。《本草陶弘景注》頭無丹,項無烏帶,身似鶴,不善唳,但以喙相擊而鳴。鸛有二種,似鵠而巢樹者為白鸛,黑色曲頸者為烏鸛。陸璣曰:鸛雀似鴻而大。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早裙。泥巢,其旁為池,含水滿之,取魚置其中,以食其雛。《詩·豳風》鸛鳴於垤。

又一作冠。《後漢·楊震傳》有冠雀銜三鱣魚置講堂前。《注》冠音貫,卽鸛雀也。

又《唐韻》《集韻》呼官切,音歡。《爾雅·釋鳥》鸛鷒,鶝鶔。《注》鸛,音歡。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水鳥也。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

又《集韻》《類篇》逵員切。同。鸜鵒,亦作鸛鵒。《左傳·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公羊傳》作鸛,音權。《韻會小補》鸜本作。鵒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四】【鳥部】鸛

鸛專,畐蹂。如䧿,短尾。射之,銜矢射人。從鳥雚聲。呼官切

常用詞語

白鸛 碧鸛雀 登鸛雀樓 鵝鸛 鸛鵒 鸛鵲樓
鸛鶴 鸛鵲 鸛鵠 鸛陣 鸛井 鸛鳴
鸛雀樓 鸛雞 鸛啄 鸛骨腮 鸛子 鸛雀
鸛崖 鸛鷒 鸛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