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漢語漢字]

白[漢語漢字]

白(bái),從丿從日。〈形〉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丿,從日。“丿”意為“不”,寫在“日”的左上角,表示“在前的不算(日出前的天色不算)”,轉義為“開始(從日出開始)”。“日”指太陽。“丿”與“日”聯合起來表示“從日出開始(到日落前)的天色”。 本義: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天色。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本義:白顏色) (2) 同本義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漢語漢字,常作名詞、形容詞使用,意為白色,白色的。

基本釋義

基本字義

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

1.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2. 明亮:~晝。~日做夢。

3. 清楚:明~。不~之冤。

4. 純潔:一生清~。~璧無瑕。

5.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卷。

6.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忙。~說。

7. 沒有付出代價的:~吃~喝。

8. 陳述:自~。道~(亦稱“說白”、“白口”)。

9. 與文言相對:~話文。

10. 告語:告~(對公眾的通知)。

11. 喪事:紅~喜事(婚事和喪事)。

12. 把字寫錯或讀錯:~字(別字)。

13. 政治上反動的:~匪。~軍。

14.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族。~劇。

15. 姓。 白姓

16.京劇中的白臉:心很狡詐的人,丑角。

17、白席人。一種盛行於民國以前的職業。其功能第一:宴會開始後,為主者吃魚,他就會喊到:××吃魚,請大家吃魚。第二:宴會中吃客分等級。如果開始上雞,白客人就會喊:300錢以下的客請退出宴席。18、白,指銀子,泛指錢財。露白:在人前露出自己所帶的錢財。

詳細字義

形容詞:

1.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丿,從日。“丿”意為“不”,寫在“日”的左上角,表示“在前的不算(日出前的天色不算)”,轉義為“開始(從日出開始)”。“日”指太陽。“丿”與“日”聯合起來表示“從日出開始(到日落前)的天色”。

本義: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天色。

說明

1)漢字裡面有三種顏色概念是根據天上的事物確定的:白,是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天色;紅,是彩虹外層色帶的顏色;紫,是彩虹內層色帶的顏色。

2)“白”與“百”兩字形音義皆相關聯。“百”本義指“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這一時刻系列的頭和尾都在日出時刻,即從日出開始計刻,到下一個日出時,正好計滿100刻。由於“百刻制”的起終點都在日出時刻,而“白”的本義正好是“從日出開始”,因此就利用“白”字創造了“百”字。顯然,這兩個字是同時隸定的一對相關字。觀察甲骨文的“白”與“百”,兩字同樣具有形狀的相似性,因此判斷“百刻制”在商以前就有了,可能是在黃帝時代(2337 BC-2307 BC,見本百科詞條“三皇五帝年表”)就有了,因為古文獻記載黃帝時代“漏箭計刻”。)

2. 同本義 [white]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舉例:

白,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從入合二。二,陰數。凡白之屬皆從白。——《說文》

虛室生白。——《莊子·人間世》

若白駒之過隙。——《莊子·知北游》

白晝大都之中。——《漢書·賈誼傳》

白玉不毀,孰為圭璋。——《莊子·馬蹄》

鬚眉交白。——《莊子·漁父》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皎如白日,知公者宜莫如昌。——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秦風·蒹葭》

目辨白黑美惡。——《荀子·榮辱》

太子及賓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白首完節,爾尚念皇祖養士之仁。—— 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樣的潔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純潔;代表清流賢正 [pure;stainless]

粉身碎骨渾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靜;指潔白明靜的心)

6. 亮;明亮。與“暗”相對 [light]

雄雞一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

7. 又如:東方發白;白日鬼(指日間公然招搖撞騙的人)

8. 一無所有 [plain]

白手起家成業。——《雜纂新錄》

9. [漢字的] 字形寫錯(如筆畫錯或誤寫為同音異義的字)的或字音讀錯的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inese character]。如:念白字;寫白字

10. 又如:白文(不附加註解的書本正文;俗稱“陰文”,碑文或印文虛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沒有任何憑藉依恃而創建家業);白社(無人祭祀的土地廟,亦指荒無人煙的家鄉);白大人(沒有功名的人);白戰(徒手相搏);一窮二白

11. 顯著 [remarkable;marked;notable;outstanding]

禮義不加於國,則功名不白。——《荀子·天論》

12. 真誠;坦白 [honest;frank]

機心存於心中,則純白不備。——《莊子·天地》

13. 觀點或行動極端保守或反動的 [reactionary]。如:白軍;白匪

名詞

1. 古時罰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wine cup]

屢讀屢叫絕,輒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飛觴舉白。——左思《吳都賦》

2. 戲曲或歌劇中在只說不唱的語句[spoken part in opera]。如:獨白;對白

3. 地方話 [dialect]。如:蘇白

4. 指白話,跟“文言”相對 [vernacular]。如:文白夾雜

5. 姓

白起,小豎子耳。——《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動詞

變白,變亮。[turn white]

1.

變白,變亮。[turn white]

不知東方之既白。——宋· 蘇軾《前赤壁賦》

2.清楚,明白 [know;realize;understand]

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高啟《書搏雞者事》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說明 [demonstate;show;explain]

吾將以死白之。——《呂氏春秋·士節》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對人解釋,說明自己的意思)

5. 稟告;報告 [report]

虛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6. 上告;控告 [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accuse;charge]

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7. 使…白 [turn white]

乃斫大樹白而書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副詞

1. 白白,平白 [in vain;for no reason]

咱們金玉一般的人,白叫這兩個現世寶玷污了去。——《紅樓夢》

白什麼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還鄉》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無策的樣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戲

3. 單單;只是 [only]

要是白來逛逛呢便罷,有什麼說,只管告訴二奶奶——《紅樓夢》

4. 竟。與“不”連用 [just;simply]。如:叫了半天,白不答應;白當(竟;竟然)

引申字義

白,象徵著無比的高潔、明亮,在森羅萬象中有其高遠的意境 。

春風夏日,朗空的白雲,高曠而悠遠;秋夜澄空,月白風清,幽靜而清涼。春日的白玫瑰,夏時的白荷,秋天的白菊,冬季的白雪,千樣的潔白,萬種的風情,巧妙地為大地點綴出淨潔明亮的光彩。

生活中,一碗白飯,一個白饅頭,入口的剎那,是否曾觸動過我們感恩的心?想起了老母親一輩子為我們做三餐,想過妻子做飯的辛勞,想到天下美味,養育著萬千的生命!我們是否會燃起感恩大地的孕育,感謝陽光雨露的滋養,感謝同胞的付出,感謝這來之不易的食物。餐前若能感恩點滴,或許品嘗起來,就更有番甜美的滋味了。

白,代表著純潔。荷塘中蓮花朵朵,清純素雅,蘊意著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潔淨剔透的白玉,蘊潤著純潔,有如君子之風。品德的恪守,猶如淨白的花朵與白玉。故先賢警示「細行不矜,終累大德」,正是對人品風範的垂勉。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朝于謙那慷慨激昂的氣概與正義凜然的態度,是清白高超骨風氣節的顯現,這寧可粉骨碎身亦要保持清白的正氣,正是激勵後世子孫,堅守正道的典範。

白,亦有明亮之意。東方發白,太陽冉冉升起,大地萬物勃然生動;夜幕低垂,潔白的月光,帶來了寧靜與溫馨,驅散了暗夜的陰沉。在我們的心中,也需要這樣亮敞的胸懷,一生清白,才能點燃智慧心光,照耀人生,走向光明大道。

白頭偕老,是夫妻攜手的最初心愿,踏上紅地毯的那刻,內心喜悅幸福,有情人終成眷屬!然生活中,總有些磕磕碰碰,此時,更需彼此互相體恤、寬容,相互珍惜,才能共同幸福地走完人生,這白髮的相守,也是對一生珍愛承諾的兌現。

在外的遊子,每當回鄉看到父母那滿頭的白髮時,內心總會湧起深深的傷感。絲絲白髮,包含多少辛酸,多少血淚,多少汗水,又有多少的關懷與呵護,這份至情厚愛,哪怕用我們一生,都難以報盡,又怎能做出讓父母傷心之事呢?

白色,還有突顯的效果,尤其在深濃的色彩間,一道白色,幾滴白點,就能起極大的鮮明對比作用,難得的是白色有極大的包容度,任何顏色皆能與之相溶搭配。素白的奇妙作用,在生活中,一景一物,仔細觀察,方知白色的運用何其寬廣巧妙!而適當的留白更是高遠的藝術境界,人生也一樣需要一點留白,讓自己有迴旋餘地。

白手起家,顯出不凡的能力,但又是何等艱辛奮發。范蠡在越王句踐復國後,知其可共患難不能同甘甜,於是急流勇退,到海邊結廬而居,經商勞作,因經營有道,沒幾年便積累數千萬家產。一介布衣白手起家,能成就一番事業,其智慧能力必超於一般,其吃苦耐勞的精神亦非常人能及,故當我們不幸跌入人生谷底之時,亦應有這樣的信心、能力、堅毅,重新踏出人生步伐,邁向新的成功起點。

白,還有白費力氣、白忙一場的意思。在人生的道路上,精神體力有限,對於盲目馳騁於錢財名利、或感情等的追求,應認清方向,才不致於沉迷墮落,到最後白忙一場,空留遺憾!尤其在年壯時候,不能忽視了健康,或違背道德,或貪贓枉法,或不顧家庭。人生最不能錯過的是孝養父母與親情的溫暖,當我們洗盡人生鉛華,驀然回首,不能再為失去的親情喚回來時,一切的遺憾將永難揮去!何不及早懸崖勒馬,腳踏實地,安守本分,自 然會有果實結成。晚年憶往事時,才能暢然道:這輩子沒白活!

同樣的一張白紙,可以畫上不同的圖案,猶如每個人,雖然都是一生,卻可以走出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儘管紙上的一筆沒畫好,可能毀掉一幅畫;人生踏錯一步,也可能造成遺憾。然《弟子規》云:「過能改,歸於無」,雖不小心會畫錯,但願意將它塗白重畫,還是可以畫出美麗的風景。雖然做錯了,但願意回頭自新,也還能重新迎向幸福光明的人生!《弟子規》教我們「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文言實詞

①白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白首不見招 《詠史》

不知東方之既白(白:顯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賦》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訓儉示康》

③下對上告訴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 《蘇武傳》

④潔白

要留清白在人間(以石灰等等潔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書博雞者事》

常用詞組

1. 白皚皚 bái’ ái’ ái

一片潔白的樣子

2. 白案,白案兒 bái’ àn,bái’ ànr

製作米、面等主食的炊事工作

3. 白白 bái bái

(1)不會成功或沒有結果

(2)沒有效果

4. 白班 bái bān

日班,白天上班,與晚班相對

5. 白璧微瑕 bái bì wēi xiá

璧:扁圓中空的玉器,也作玉的通稱;微:小;瑕:玉上的雜色斑點。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余愛嗜其文…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賦。——南朝梁· 蕭統《陶淵明集序》

6. 白璧無瑕báibì-wúxiá

沒有斑痕的白玉,比喻十全十美,無可挑剔

7. 白菜 bái cài

青菜(小白菜) (Brassica pekinensis )和白菜(大白菜)( B.chinensis )的任何一種,廣泛用作蔬菜,大白菜的葉寬,形成伸長而淡綠色的緊密頭,小白菜的葉深綠色,形成疏鬆的牛皮菜狀的頭

8. 白草 bá icǎo

指一種乾熟後變成白色的草

北風捲地白草折。——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 白蒼蒼 bá icāng cāng

形容蒼白

10. 白吃 bái chī

(1)吃飯不給錢或其他報償

(2)只會吃飯不會幹活的人

11. 白痴bái chī

由於大腦不完全的或變態的發展所造成的智力極端落後,通常是先天的或產生於兒童早期疾病或損傷對發育所起的阻礙作用

12. 白熾燈 bái chì dēng

最常用的一種電燈。採用真空或充有惰性氣體的玻璃燈泡,電流通過時,燈絲白熱發光

13. 白搭 bái dā

(1)毫無用處——用於口語

和他說也白搭

(2)白色無袖短衣

增一件單衣,減一領白搭

14. 白帶 bái dài

由於子宮黏膜或陰道黏膜的炎症或充血引起從陰道流出白色、微黃色或綠白色粘稠的排出物

15. 白道 bái dào

指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圓

16. 白道 bái dào

江湖上稱正派人為白道,邪派人為黑道

17. 白地 bái dì

(1)無莊稼的田地

(2)沒有樹木、房屋等的土地

(3)(白地兒)白色的質地

白地兒紅花布

18. 白丁 bái dīng

(1)沒有取得功名的平民

(2) [古]∶平民。也指臨時徵集的無軍籍的壯丁

19. 白髮bái fà

白頭髮

20. 白髮蒼蒼 bái fà cāng cāng

滿頭白髮

21. 白髮紅顏,白髮朱顏 bái fà hóng yán,bái fà zhū yán

頭髮雖然斑白而臉色仍然紅潤。形容老人滿面紅光的樣子

22. 白匪 bái fěi

指國民黨軍隊

23. 白費 bái fèi

無意義地耗費

24. 白費口舌 bái fèi kǒu shé

談話一無所獲

25. 白費蠟 bá ifè ilà

源於歇後語“瞎子點燈——白費蠟”,即“白白浪費”

26. 白乾兒 bái gānr

白酒

27. 白宮 Bái gōng

美國總統府,代指美國政府

28. 白骨精 Bái gǔj īng

《西遊記》中一個陰險狡詐、善於偽裝變化的女妖精。常用來比喻陰險毒辣的壞人

29. 白鸛 bái guàn

鸛的一種,俗稱仙鶴、丹頂鶴

30. 白果 bái guǒ

銀杏。白果樹,即銀杏樹,其實為白果

31. 白鶴 bái hè

一種鶴,俗稱仙鶴

32. 白喉 bái hóu

白喉桿菌引起的一種喉部疾病,患者多為小兒,重的可以致命

33. 白狐bái hú

也叫銀狐,狐的一種,毛皮為銀灰色或純白色,極為珍貴

34. 白圭之玷 bái guī zhī diàn

白玉的斑點。喻完美中的缺憾

白圭之玷,尚可靡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詩·大雅·抑》

35. 白花花 bá ihuā huā

形容白得耀眼

白花花的銀子

36. 白鶴晾翅 bái hè liàng chì

太極拳的一個拳式,動作像站定的白鶴張開翅膀晾著

37. 白鬍闌套住個迎霜兔bái hú lán tào zhù gè yíngshuāngtù

指儀仗中的月旗。白鬍闌,白色的環。胡闌,環的複音,兩字合念為“環”。迎霜兔,白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所以白環套著兔子代表月亮

38. 白話 bái huà

(1)指唐宋以來非常接近口語的一種書面語

(2)謊話;空話

空口說白話

(3) 〈方〉∶閒談

39. 白話詩 bái huà shī

打破舊詩格律用白話寫成的詩——五四以後至1949年所用的稱謂

40. 白話文 báihuàwén

用白話寫成的文章——用於指五四運動以後至1949年

41. 白樺 bái huà

落葉喬木,樹皮白色,薄如紙,木材細密,可做家具

42. 白晃晃bái huǎng huǎng

白而閃亮耀眼

大刀磨得白晃晃

43. 白灰 bái huī

即石灰

44. 白貨 bái huò

指未完稅的貨物

45. 白貨 bái huò

指用作毒品的海洛因

46. 白芨漿 bái jī jiāng

一種粘合劑

47. 白[金 bá ijīn

48. 白金漢宮 Bái jīn hàn gōng

英國君王在倫敦的王宮,位於威斯敏斯特城內。白金漢,英語 Buckingham 的音譯

49. 白晶晶 bái jīng jīng

形容白而透亮

白晶晶的鹽霜

50. 白淨 bái jing

皮膚白皙而潔淨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白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0

〔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從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啟也。如水啟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為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又《禮·檀弓》殷人尚白。

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無咎。《注》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又《說卦》巽為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注》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注》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注》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又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又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又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又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又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為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又《禮·玉藻》君衣狐白裘。《注》以狐之白毛皮為裘也。

又《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又《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又《前漢·法志》罪人為白粲。《注》坐擇米使正白,三歲也。

又《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又《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又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又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又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又酒名。《禮·內則》酒淸白。《注》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又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又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注》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又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注》衣書中蟲也。

又《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又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又梵言一年為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又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注》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又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又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又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又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又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又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又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又《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又《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又《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為二部。《玉篇》合而為一,今從之。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又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注》卽伯字。

又葉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又葉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說文解字

【卷七】【白部】白

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從入合二。二,陰數。凡白之屬皆從白。,古文白。㫄陌切〖注〗,《字彙補》古文白。

(白 zì)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也。凡白之屬皆從白。疾二切

說文解字注

(白) 西方色也。侌用事。物色白。從入合二。出者陽也。入者陰也。故從入。二、侌數。說從二之恉。旁陌切。古音在五部。凡白之屬皆從白。

() 古文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源演變字形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