鶇狳

鶇狳,起源於古生物發掘中的一次重大發現。地質考察團隊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的化石。

鶇狳

百度名片
圖1 鶇狳圖1 鶇狳
一塊體積龐大、兼有鳥獸特徵的化石出土,揭開了人類對自然發展歷史認識的新紀元。這隻怪異的鳥獸四爪四翼,骨架周圍布滿羽毛,前後肢和尾部都分布著奇特的飛羽。令人驚奇的是,它還長著滿口尖利的牙齒。科學家們將這個似鳥非鳥、似獸非獸、亦走亦飛的動物命名為“鶇狳”。 圖1為“鶇狳”的藝術形象。古生物起源

鶇狳的由來起源於古生物發掘中的一次重大發現。地質考察團隊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的化石,並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研究成果,該項成果榮獲了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評選的“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獎勵

圖3 化石復原圖圖3 化石復原圖
圖2 化石圖2 化石
圖2和圖3分別為化石和化石復原圖片,圖4為“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獲獎證書。文化創意

埋在地下的神話——描述了鶇狳的傳奇故事。作品首創出“鶇狳”這樣一個四爪四翼、靈光四射,堪為中華民族民俗文化中繼龍、鳳、麒麟之後“第四大精靈”的形象。秉承天帝之託的鶇狳,經丹爐之淬鍊,誕生於人間困苦之時。作為具有特異能力的靈獸形象,鶇狳的神性與人性同生共長。他成長、遊歷、抗爭、拯救,在孤憤、感傷、懺悔、憂思中,其個人修為不斷提升。從“頑劣之

圖4 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證書圖4 200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證書
徒”到“鎮東撫遠大將軍”,不僅是其身份的轉變,亦是其精神人格自我提升、自我確認、主體價值的重建過程。鶇狳不斷被拋入生命的極限情境並歷經殘酷的磨難,在被拯救中獲得新生,又在拯世扶民中實現自身人性完滿,最終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嶄新而炫目的鶇狳形象,使現有的民俗文化體系得以豐富和充實,同時也契合了中華民族“以雙為習”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期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