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溝故道之戰

鴻溝故道之戰

大將荀本勸說士吉光退兵汝南,“籌糧添兵”。 而耐人尋味的是熹王展皋對士吉光的評價是極為到位的,“公雖知兵法之義,卻不知九變之術。 吉光身處困中,能激勵士氣,用兵不拘常法,深可畏也。

小說《再扶漢室》戰役

鴻溝故道之戰,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36章烈將士吉光與熹王部將張尋祖的一場戰役,也作:鴻溝古道之戰,主要敘述了發生在管州東南地域的鴻溝古道的一場戰役。雙方主帥是原本是盟友的烈王大將士吉光、熹王大將張尋祖。烈朝大將士吉光在糧道被對方截斷的不利態勢下果斷髮動攻擊,取得了缺糧條件下的作戰勝利。小說對原本處於優勢一方的張尋祖給出的評價為“公雖知兵法之義,卻不知九變之術”。

鴻溝故道之戰鴻溝故道之戰

戰役介紹

鴻溝故道之戰,烈王派遣李封、管勇出使管州,不經意間攻取了中原重鎮——管州,烈王將政治中心遷往管州,接下來就進一步對四周的形勢做出了了安排。對烈王政權威脅最大的雖然是北方的磐朝殘餘力量,但是另外一隻起義軍熹王的勢力已經威脅到管州安全。正好這時,投奔烈王的士吉光好友白邑將軍沈興馳書請降,給了烈王收復東南諸郡的一個機會。士吉光與熹王原本是結盟弟兄關係,就是因為熹王部將張尋祖的嫉妒,經歷席間遺劍、變州驛等事件,發生了士吉光最終與熹王展皋之間的反目成仇。
缺糧破魯,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所展開的,鴻溝古道之戰,張尋祖搶先奪取了士吉光的糧食來源。大將荀本勸說士吉光退兵汝南,“籌糧添兵”。但是士吉光一反常態,在缺糧的極度被動情況下,僅僅憑著一頓飽食,乘著熹軍不防備,取得了鴻溝古道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在東南戰場的主動權。
而耐人尋味的是熹王展皋對士吉光的評價是極為到位的,“公雖知兵法之義,卻不知九變之術。吉光身處困中,能激勵士氣,用兵不拘常法,深可畏也。”這幾乎可以作為對這場戰役的一個點評。難怪知道自己的可能不是自己的朋友,而是自己的敵人。這些道理在這場缺糧破魯之戰中得到了體現。

相關原文

吉光奮然曰:“不挫其銳,豈能立足東南一境?兵法要義,危中藏機。可盡殺戰馬,與軍飽食,乘敵未炊,以飽擊飢,以奮掃頹,繳其糧草為我所用。”即命軍庖殺馬,又取美酒百瓮,飽食一頓。觀熹軍炊煙方起,一人負一砂囊,投諸鴻溝,頃刻溝平,烈軍直入熹營。熹軍起炊造飯,不及提防,只得忍飢迎敵。吉光赤體縱馬,揮槍當先,直取中軍大帳。尋祖不及衣甲,盡棄糧草,潰至五十里外。吉光欲追,忽東面鼓角大起,湧出無數軍馬。細觀之,乃熹王親至。吉光不敢深入,收掠糧秣退回本營。尋祖見熹王,伏地請罪。熹王扶曰:“公雖知兵法斷敵糧道,卻不知九變之術。吉光身處困中,能激勵士氣。用兵不拘常法,深可畏也。”[1](小說《再扶漢室》第三十六章缺糧破魯)

相關文學人物

士吉光,字元照,原并州刺史,後投奔上黨尉荀本,發動"上黨奪郡”,後由於劉娃、劉沉的叛變,退守壺關,最終由於王器詐降,投奔兗州熹王,席間遺劍使得士吉光與熹王部將張尋祖結怨,這也是飛黃台事件的一個背景;
張尋祖,熹王展皋部下大將兼最重要謀士之一,鴻溝古道戰役熹軍統帥;
熹王,名展皋,原曹州任地部將,因為與張明叔大將朱如爭奪齊王偏妃檀照人而發動了展皋取魯,兗州之戰後自立為熹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