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雉屬

鳳冠雉屬

鳳冠雉屬(學名:Crax ):鳳冠雉屬留鳥。體長90-93厘米,體重4.5-4.8千克,是鳳冠雉家族中體型最大的品種。喙短,尾、腿長,頭具羽冠,兩性羽色相異。雛鳥早成性,出殼後20天內即可飛行,2-3歲性成熟,最高壽命24年。

棲息於濕潤的常綠闊葉林和紅樹林。主要在樹上活動,偶下地面,日行性。留鳥。屬於雜食性鳥類,像其他鳳冠雉鳥類一樣,花費大量的時間搜尋落在地下的水果、漿果和種子,以及林地上的大型昆蟲和偶爾遇到的小動物。

主要分布中美洲和南美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鳳冠雉,也叫庫拉索鳥。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鳥類。體長78-100厘米,體重3.0-4.8千克。屬雞形目,鳳冠雉科。產於美洲的熱帶地區。共有7種。雌雄二態性,雄鳥羽毛光滑,呈黑色,腹部多為白色。鳥羽冠是捲曲的羽毛,喙上有色彩明亮的裝飾。雌鳥體型較小,呈棕色,不像雄鳥那樣有鮮艷的裝飾。

鳳冠雉屬 鳳冠雉屬

生活習性

鳳冠雉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森林地區。棲息於不受干擾的濕潤常綠闊葉林和紅樹林,也棲息於在一些低海拔地區季節性乾燥的森林中里。成對或結小群,主要在樹上活動,偶下地面,日行性。留鳥。屬於雜食性鳥類,花費大量的時間搜尋落在地下的水果、漿果和種子,以及林地上的大型昆蟲和偶爾遇到的小動物。食物包括種子、樹葉、果實以及各種昆蟲,偶爾也吃青蛙、蜥蜴之類的小型脊椎動物。

雄鳥帶領著它的家人,有危險的跡象時會發出一聲高亢的汽笛般的嗚嗚聲。在其他時間族群間用低調的叫聲保持聯繫。當受到干擾,會急步行走,而不是飛走,同時會上樹以尋求保護。

分布範圍

鳳冠雉可能起源於晚中新世期間,最早分布於西亞或亞馬遜盆地西北部,後來它們被哥倫比亞安第斯山脈和科迪勒拉—梅里達分開,在那段時間裡被提升,而鳳冠雉因此占據了它當前生活的盆地。4個南方物種的演化有點更複雜。它們的祖先在亞馬遜河流域被孤立。隨著巴西東南部的乾旱程度的增加,紅嘴鳳冠雉的祖先在中部的巴西高地和大西洋之間的山脈避難。裸面鳳冠雉和黑鳳冠雉的生存範圍亞馬遜河隔開。

大鳳冠雉分布圖 大鳳冠雉分布圖

該屬物種

鳳冠雉屬(7種)
中文名稱學名命名者及年代英文名稱
1 藍嘴鳳冠雉 Crax albertiFraser, 1852Blue-knobbed Curassow
2黑鳳冠雉Crax alectorLinnaeus, 1766Black Curassow
3紅嘴鳳冠雉Crax blumenbachii Spix, 1825ssowRed-billed Cura
4黃瘤鳳冠雉Crax daubentoniGray, 1867Yellow-knobbed Curassow
5裸面鳳冠雉Crax fasciolataSpix, 1825Bare-faced Curassow
6肉垂鳳冠雉Crax globulosaSpix, 1825Wattled Curassow
7大鳳冠雉Crax rubraLinnaeus, 1758Great Curassow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CITES:III

藍嘴鳳冠雉 Crax alberti(哥倫比亞)

黃瘤鳳冠雉 Crax daubentoni(哥倫比亞)

肉垂鳳冠雉 Crax globulosa(哥倫比亞)

大鳳冠雉 Crax rubra(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

小灰頭稚冠雉 Ortalis vetula(瓜地馬拉、宏都拉斯)

灰鳳冠雉 Pauxi pauxi(哥倫比亞)

紫冠雉 Penelope purpurascens(宏都拉斯)

黑山冠雉 Penelopina nigra(瓜地馬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