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靨裘

鳧靨裘

鳧靨裘是用野鴨面部兩頰附近的毛皮製作的衣服,其名稱未見著錄,但在《西京雜記》、《晉書•武帝紀》、《聞見瓣香錄》中都曾提到這種類似用鴨毛制的衣服。《紅樓夢》中曾描寫賈母送予薛寶琴一件,寶琴穿者這件鳧靨裘光彩照人,在“披裘踏雪折梅”一景中,與穿大紅猩猩氈的寶玉紅綠呼應,構成《紅樓夢》中經典的唯美畫面。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著一件鳧靨裘褂,為圓領、對襟、平袖、後開裾式,身長145.5厘米,褂面是用長9.5厘米,寬6.2厘米的鳧靨裘一塊壓一塊的拼縫而成,大約需要720塊。這件鳧靨裘褂在移動時隨著方向變換,閃現出不同的顏色,有時是藍綠色,有時泛出紫色,光彩奪目。

簡介

鳧靨裘鳧靨裘
鳧靨裘是用野鴨面部兩附近的毛皮製作的衣服。
鳧,泛指野鴨;靨,頰部;裘,皮衣。
《聞見瓣香錄》丁集:“鴨頭裘,熟鴨頭綠毛皮縫為裘,翠光閃爍,艷麗異常,達官多為馬褂,於馬上衣之,遇雨不濡,但不暖,外耀而已。”
《紅樓夢》:“只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那裡笑。”
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著一件鳧靨裘褂,為圓領、對襟、平袖、後開裾式,身長145.5厘米,褂面是用長9.5厘米,寬6.2厘米的鳧靨裘一塊壓一塊的拼縫而成,大約需要720塊。這件鳧靨裘褂在移動時隨著方向變換,閃現出不同的顏色,有時是藍綠色,有時泛出紫色,光彩奪目。

相關

野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