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溪宗祠

鳧溪宗祠

鳧溪宗祠又名鳧溪劉氏大宗祠,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舊址在鍾佳橋鳧溪江背沖。因祠基逼仄,清順治丁酉(1657)遷建於平分田上鋪。三百多年來幾度興廢,康熙丁丑(1697)、嘉慶戊寅(1818)先後兩次重修。至2012年,族眾捐資上百萬,於平分田原址四建宗祠。新祠山環水繞,基址平闊,“遠吞鸞山,近浥鳧水”,軒昂寬敞,恢恢乎有大家世族之豐度。宗祠代表著家族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鳧溪宗祠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鳧溪宗祠,於2011年八月破土奠基,2012年三月清明主體落成,七月十四日舉行竣工慶典,歷時一年。籌資已逾100萬,全系族嗣捐獻,未攤人丁費。其中,主體工程連同征地經費35萬元,全系族尊名老中醫 劉舜我先生一人所捐,族內宗親無不感動,縣內知情者無不欽佩。劉舜我醫師,鳧溪三房二十六世嗣孫,民國壬午(1942)生於平分田平升村老屋,遷住本村下新屋。自幼跟隨其父杏林名師劉安榮習醫,子承父業並青出於藍,成為縣內外知名中醫,尤精兒科。盛名在外,縣內各鄉鎮長年有家長攜小孩慕名前來平分田就診,茶陵、安仁、株洲、長沙、廣州、深圳、重慶、北京等地也常有鄉親慕名電話詢診,或特地回到攸縣來上門求診。受惠者感激不己,紛紛贈送“功同良相”、“扁鵲重生”、“杏苑春台”之類錦旗。2001年族中醞釀修譜,劉醫師勇於擔當,被推舉為八修族譜編委會主任。族譜完成後,動議建祠,劉 醫師再次被族眾推舉為籌建委員會主任。2003年,縣糧食局平分田糧站(原鳧溪宗祠舊址)改制拍賣,標的5萬元,劉醫師與其夫人廖桂英毫不遲疑,取出自家5萬積蓄賣下糧站用房,順利地辦妥了建祠第一難關征地手續。2011年8月新祠動工,劉醫師急公好義,將自己行醫一生的30萬積蓄全部捐給大祠,主體工程順利竣工。從征地、到基建、到裝修,劉醫師事事躬親,苦心操持,帶領族中一班熱心宗親,一舉建成這座高規格的大祠,被族眾譽為“族務第一功臣”。2012年10月,湖南省劉氏聯誼總會授予劉舜我“湖南漢劉文化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宗祠特點

鳧溪大祠,其形制均尊古制,昭顯其族史文化積澱之深。舊時,祠堂等級制度森嚴,違制則以“僭越”論罪,視為叛逆。《禮·王制》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二廟。”平民百姓不可建廟,可立“影堂”。至宋代,此禁漸開,允許民間建祠以祭先祖。明沿宋制,品官允建家廟,庶民允建宗祠。清承明制,合族可立宗祠奉祀始祖。如本宗始祖曾封王侯或三品以上公卿,稱為家廟。清制三品以上官員,宗祠大堂五開間,台階五級,東西廡三間;四至七品官員,三開三級,廡各一間;八品以下官員,一開一級一間。鳧溪始祖劉佩玉官至吏部尚書(官階從一品,今部長級),面闊五開間,前後三進(含祠前牌坊),台階五級。堂寬三丈九,進深七丈二,前牆高三丈,後棟高三丈六。硬山頂,風火牆,四角飛檐。中現天井,柱十六根。祠前豎牌樓,祠左為村老年活動中心(待裝修),祠右店鋪四間。整座大祠占地面積1327.5平方米。其形制格局,在全縣新建宗祠中堪稱最貼近古制。

四建鳧溪宗祠記

四建鳧溪宗祠記由劉氏二十七世孫郁陽撰寫於公元2012年。

平田舊址 ,劉氏新祠。水冠鳧溪,處楚南之福境;地接泰靈,納湘贛之瑞氣。群山呵護,二龍簇擁祠北;阡陌縱橫,九獅羅拜堂南。慈峰出類拔萃,麒麟鶴立雞群。後山俊美,來龍綿長。茂林青翠,田園肥沃,清池凝紫,幽篁含煙,明堂開闊,氣瑞雲祥。真乃鍾靈毓秀也!
本大祠始建於明朝,首立江背沖,相仍數百年,因祠基逼仄,1657年,十五世祖水心與族侄貫伯主持遷建平分田。1697年,貫伯與族侄棲麟倡首重修。1816年,十九世祖舒台倡首重建。共和之初,成為糧站。2011年, 二十六世孫舜我偕夫人廖氏桂英繼水心、貫伯、舒台而後先輝映,在八修族譜大成之後,又捐35萬傾心四建。邀十多位助手盡責督理,得眾多族彥解囊相助,家族齊應,眾志成城。於是鳩工庀材,八月丙寅啟土,建築千m2, 投資百萬,歷時一年,2012 年七月戊申 告竣。殿儀崔嵬而壯麗,透漢唐之丰韻;堂構古樸而莊嚴,融中原之意蘊;出碑入石而典雅,匯三湘之風情。正堂供奉佩玉公雕像,肅穆逼真。柱柱有聯,銘祖宏德,譽先育後。崇崇然字字珠璣,諄諄然聯聯馨鳴。置身其中,儼然一座璀璨於楚南之人文豐碑,光耀於湘攸之家族火炬,確是萬代緬懷先賢之朝覲聖地!
時維七月,吉旦中元 。鳧溪匯流,百年盛會。祠宇重光,賀布新而`去舊;闔宗同慶,寄希望於未來。一堂盛譽,數省馳名。燕雀賀廈,族友如雲。安靈牌、奉香火、敬祖先、敘宗誼,贊吾族宗功祖德,頌劉氏源遠流長,夸宗祠美侖美奐,感建祠者宏願苦心。
吾族源於帝堯,受姓源明,派出彭城,累世奎章,代有帝王。一世祖佩玉,系漢高祖邦之弟楚元王交第42世孫。北宋崇寧至南宋淳熙年間人。官監察御史,晉階吏部尚書同平章事。1127年遭靖康之難後,二世祖通叟,通史兄弟於南宋初年由汴梁下村南徙楚攸國都界河茶坊隴衍派。越六代,至明初,七世祖文三再徙泰都鳧溪河頭沖立籍開基。以一人之身衍七千之眾。迄今,嗣分九房,裔發四海,弘德繼緒,文昌武熾,簪纓奕世,家興族隆。.
近千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追往昔歲月崢嶸,譽滿攸州;看今朝前程似錦,聲播湘楚。先祖宏開偉業,後世子孫仰其功勳,沐浴德澤,宜敬宗尊祖,春嘗秋祀,孜孜進取,青葙再繼。毋失先人之厚德,不忘耕讀之祖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既創其業更植其闋,酢後裔之孝心,慰祖宗之英靈。
冀四建之厥成,共日月而長存;望盛世之史跡,並天地而久大。是為記。

鳧溪宗祠對聯

樓下對聯

【從內到外】

世澤長傳欣看光前裕後;心香永炷敬祝繼往開來。

彭城乙火長明光爭日月;佩玉卯金永存慶衍家國。

一獻二獻三獻年年歲歲酒牲禮向先人齊敬獻;

百興千興萬興葉葉枝枝蘭桂芳騰後裔共榮興。

數典盡豪雄帝業幾輝煌赫赫先緒橫空四海;

承宗多俊士人文頻煥彩綿綿後昆頤世千秋。

祠前漫江碧透堂後小溪潺潺中流擊水千帆勁;

身旁遍山綠姸族間人才濟濟極頂高歌萬木榮。

佩公文祖從政從醫經邦濟世;肖子賢孫乃武乃文治國安民。

乾坎離震環環合偉業風生水起;坤兌艮巽步步和鴻志地應天依。

往來氏族貴地心懷虔誠萬事盡如意;

出入宗祖福門身沾慧光百業定吉祥。

一心向上與天齊堪稱王者後代;萬象更新從劉起方顯浩然漢魂。

先聲遠紹裕宏基我族諸子百家乘長風以破浪;

克樹常昭隆奕代本宗九枝萬眾懷壯志而凌雲。

【中門】

湘東鳧溪卯金氏丁才貴壽盡如人意;

楚南世家馨德堂士農工商俱得天星。

宋代尚書明經歷誥封四朝議欽定十大夫彭城名家耀今爍古;

朱時千戶清守廩皇敕三騎尉國授兩將軍鳧溪巨族繼往開來。

樓上對聯

山環水繞邑內無雙美景;龍翔鳳翥鄉里第一宗祠。

翹首以期文武雙全祧祖譽;舉杯頻祝德才兼備傳家聲。

跡發彭城世澤源流遠;誥命尚書家鳳底蘊深。

彭城將相綿延代有宏才湧現;鳧溪真人薈萃常迎貴客蒞臨。

天賜鍾靈星鬥文章並燦;地呈毓秀山川人物同奇。

世系千秋輩輩賢能皆驕子;譜緒百代朝朝俊彥書華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