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隱鞭蟲

鰓隱鞭蟲

病原 是由鞭毛蟲綱的鰓隱鞭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性鰓病。蟲體柳葉形,扁平,前端較寬,後端較狹;從前端長出兩根不等長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著體表向後組成波動膜,伸出體外為後鞭毛。蟲體中部有一圓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狀和大小相似的動核。

鰓隱鞭蟲(C.branchialis)隱鞭蟲的一種。蟲體形狀似一柳葉,有兩鞭毛,一根向前稱為前鞭毛,一根向後稱後鞭毛,後鞭毛與體表成一波動膜。伸出體外像一條尾巴。活動時,前鞭毛和波動膜不斷地擺動。鰓隱鞭蟲多寄生在鰓上,它用後鞭毛插入鰓組織內。當大量寄生時,鰓和體表分泌大量粘液,破壞表皮組織,使魚呼吸困難,窒息死亡。病魚體表發黑,鰓絲紅腫。每年4-10月甚為流行。
草魚鰓隱鞭蟲
由鰓隱鞭蟲寄生而引起的鰓病。病魚鰓部無明顯病症,只是表現黏液較多。當鰓隱鞭蟲大量侵入魚鰓時,能破壞鰓絲上皮和產生凝血酶,使鰓小片血管堵塞,黏液增多,體色變黑,魚體消瘦,以致死亡。如在顯微鏡檢查鰓小片的視野里發現幾十個以上蟲體,可診斷為此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