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Rodolfo Graziani)(1882年8月11日—1955年1月11日),駐北非義大利軍總司令,義大利“薩洛共和國”國防部長。

(圖)格拉齊尼亞格拉齊尼

簡介

格拉齊亞尼1882年出生,早年加入義大利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7年起,在駐利比亞的義大利軍中任職。1930年晉升為少將,1932年晉升為中將。1935年任意屬索馬里總督,晉升為上將,指揮所部義大利軍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5月晉升為元帥,接替巴羅格利奧元帥任衣索比亞總督。1937年2月遇刺,12月奉命返回義大利。1939年9月,任義大利本土軍司令。1939年10月,任義大利陸軍參謀長。義大利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0年7月至1941年3月,任利比亞總督兼駐北非的義大利軍總司令,指揮對英軍的作戰,但再次遭到失敗。此後,被召回義大利並解除指揮職務。1943年,在墨索里尼被德軍救出後成立的所謂“薩洛共和國”中任國防部長,指揮對義大利人民抵抗運動的鎮壓。1945年4月28日,被義大利游擊隊抓獲。1948年和1950年兩次接受審判,被處有期徒刑19年,但不久即被釋放。1955年身亡。

利比亞戰爭

1940年12月9日—1941年2月1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爭中,英第8集團軍於對在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實施的進攻戰役。
1940年9月,格拉齊亞尼元帥率意第10集團軍入侵埃及,並占領地中海沿岸西杜拜拉尼地區。義大利軍隊集團這
(圖)魯道夫·格拉齊亞尼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時共編9個師,分別部署在5個築壘營地。意指揮部麻痹大意,既不組織偵察,又不派出翼側警戒。英第8集團軍(原稱“尼羅河”集團軍)司令韋維爾將軍決定實施一次有限目標的戰役:把義大利軍隊從被占領的埃及領土驅逐出去。因此,最初僅動用駐埃及軍隊的四分之一(1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共約1.5萬人。
1940年12月9日,英裝甲坦克第7師和隨後跟進的印度步兵第4師,穿越意軍營地之間未設防的30公里寬的間隙地,從後方向意軍營地發起攻擊。英軍的進攻完全出乎意軍所料。各營地駐軍幾乎不戰而降。意軍指揮部已無法指揮軍隊。因此出現了英軍主要集團向利比亞內地進攻的有利時機。他們跟蹤追擊退卻之敵,於1941年1月5日進占拜爾迪耶,1月22日進占圖卜魯格,2月6日進占班加西。但是,根據英國內閣的決議,戰役於1941年2月10日中止,部隊在阿蓋拉設防固守。
點評:此戰,英軍在50—80公里寬的地帶實施進攻,推進800餘公里,占領了整個昔蘭尼加(利比亞東北部)。戰役期間,英軍死475人,傷1225人,失蹤43人。意軍僅被俘官兵就有13萬餘人,損失坦克約400輛,火炮1290門。此次戰役表明,義大利軍隊戰鬥力不強。英軍能在沙漠地的困難條件下隱蔽地進行戰役準備,並能出敵不意地實施迂迴機動,向大縱深實施進攻 利比亞戰爭

非洲戰役

1940年秋,義大利發動了旨在控制地中海的非洲戰役。意軍元帥格拉齊亞尼將軍指揮20萬人的大軍進入埃及。當

(圖)魯道夫·格拉齊亞尼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時,英軍駐中東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只有一支3萬多人的軍隊和一個不完整的坦克師。面對兵力懸殊的情況,韋維爾突發奇想,打造了一支“橡皮部隊”,實施疑兵之計。
橡皮坦克充足氣體後可擔任巡邏任務,放掉氣體後裝進板球袋裡攜帶方便; “野炮”可以裝進餅乾盒內;兩噸型橡皮載重卡車放掉氣體後還沒有彈藥箱大。工程兵製造了坦克履帶痕跡。一條假公路一直修到西迪尼拉尼以南,因為格拉齊亞尼的軍隊就駐紮在那裡。英軍讓阿拉伯人領著成群的駱駝在沙漠裡行動。駱駝身後拖上耙形裝置,走動便會掀起漫天灰塵,從空中觀察就像移動中的龐大的坦克縱隊。義大利飛機在高空拍攝到的情景使格拉齊亞尼相信,在他的右翼有一支強大的英軍坦克、大炮部隊。同時,有情報說英軍增援部隊正在途中。格拉齊亞尼害怕側翼受擊和被坦克部隊切斷,就命令他的部隊停止前進,沿著亞歷山大公路掘壕防守。
韋維爾採用“橡皮部隊”迷惑敵人的同時,極其秘密地調動部隊於12月9日發起突然攻擊。此時雖然意軍處於絕對優勢,但因為先入為主,格拉齊亞尼堅持認為英軍兵力強大。因此,在英軍的進攻面前意軍全面退卻,致使韋維爾的軍隊前進了1000公里,一舉突入利比亞。英軍俘敵13萬人,繳獲坦克400輛、大炮1300門。經此一役,義大利在非洲的軍隊徹底垮台。就這樣,韋維爾憑藉一支“橡皮部隊”打敗了義大利龐大的非洲軍團。

戰爭回憶錄

格拉齊亞尼: 《保衛祖國》 (Ho Difesola Patria),第189頁。
 
首相致外交大臣 1940年6月6日
在此以前,我曾反對因為義大利攻擊(即如果它要攻擊的話)南斯拉夫就與它作戰,我想看一看,這對於南斯拉夫的獨立是否會形成一種嚴重的打擊,抑或義大利只是要在亞得里亞海奪取一些海軍基地,然而這種局勢已經改變了。義大利正不斷地威脅著要與英國和法國作戰,而且不是從“後門”作戰。我們與義大利的破裂已近在眼前,其原因與南斯拉夫沒有關係,因此,看來我們的主要方針最好是趁此機會使巴爾幹動員起來。

雖然美國盡到了最大的努力(關於這一點赫爾在他的回憶錄中有一段動人的記述①),但是卻未能使墨索里尼回心轉意。當最後的時刻到來時,我們應付這場新的攻擊和糾紛的準備工作早已相當充分了。6月10日下午4時45分,義大利外交部長通知英國大使說,義大利認為它從當天午夜起就與聯合王國處於戰爭狀態了。對法國政府也送達了同樣的照會。
齊亞諾把照會遞交法國大使弗朗索瓦-蓬塞時,弗朗索瓦-蓬塞先生一面走向門口一面說道:“你們也將發現德國人是難以侍候的主人。”墨索里尼在羅馬從他的陽台上向組織好了的民眾宣稱,義大利與法國和英國已處於交戰狀態。據說,齊亞諾後來曾辯解說:這是“五千年才有一次的機會”。這樣的機會雖屬稀少,但不一定是好機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