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孟獻子聘於晉

”孔子曰:“孟獻子之富,可著於春秋(歷史,史冊)。 獻子說:“你家,很富有。 ”孔子評論說:“孟獻子的富有,可以記載到《春秋》里去了。

原文

魯孟獻子聘於晉,宣子觴之,三徙鍾石之縣不移而具。獻子曰:“富哉,家!”宣子
曰:“子之家孰與我家富?”獻子曰:“吾家甚貧,惟有二士,曰:顏回(孔子最得意門徒)、茲無靈(魯國賢人)者,使吾邦家安平,百姓和協,惟此二者耳,吾盡於此矣。”客出,宣子曰:“彼君子也,以養畜賢為富;我鄙人(鄙俗的人)也,以鍾石金玉為富。”孔子曰:“孟獻子之富,可著於春秋(歷史,史冊)。”

翻譯

魯國的大夫孟獻子受到晉國的聘請,晉國的韓宣子,請他喝酒去了三個地方飲酒的器具每座都配備齊全。獻子說:“你家,很富有。”宣子說:“你家和我家誰富?”獻子說:“我家很窮,只有二個士人,一個叫顏回,一個叫茲無靈的,這兩個人使我們邦家平安穩定,百姓和睦協調,就這樣兩個人而已!我的財富都在這裡了。”孟獻子走後,宣子說:“他是君子啊,以奉養賢者為富;我是鄙俗的小人啊,以擁有鍾石金玉為富。”孔子評論說:“孟獻子的富有,可以記載到《春秋》里去了。”

出處

《新序》是西漢著名學者劉向編撰的一部以諷諫為政治目的的歷史故事類編,是現存劉向所編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 《新序》是歷史故事類編,是劉向現存最早的一部作品。儘管《新序》中的許多故事采自諸子史傳,但就其材料取捨、思想內容來看,無疑體現了劉向本人的社會政治思想。這主要可以歸納為德治仁政思想、賢人治國思想、民本思想、從善納諫思想諸方面。
《新序》通行本共有166個條目,分為10卷。人們還從其他資料中收集到59個條目的佚文。該書的絕大部分條目都是對早期哲學或歷史著作中的材料摘錄後加以轉述或直接照抄而成。這些著作主要是《呂氏春秋》、《韓詩外傳》、《史記》、《戰國策》以及《春秋三傳》(其中劉向對《穀梁傳》很有偏見)、《莊子》、《荀子》。
書中大多數歷史故事集中在春秋時期,最後一卷(卷10)完全是漢代的故事。書中前5卷冠以“雜事”之名。廣常人世認為雖然這些卷的標題中有“雜”字,但實際上它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通過一系列的範例藉以說明一個好的政府的基本因素。其他各卷中,有的諷刺統治者的荒淫奢侈(卷六),有的讚揚大臣的全節和忠誠(卷七),有的讚揚義勇之士(卷八),有的講述大臣的善謀(卷九和卷十)。該書的思想基礎是儒家學說,書中尤其強調統治者必須為人正直,要多聽民眾意見和留心賢能和有德之士——這些賢能之士不應動搖自己告誡和譴責殘暴或愚蠢的國君的職責——的建議。

作者簡介

劉向
(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又名劉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鏇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