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附體

魂不附體

魂不附體【解釋】 魂:靈魂,魂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驚慌。形容為情所感,不能自主。也指人死亡。魂不附體和“魂飛魄散”;都有“魂魄離體”的意思;都常形容驚恐萬狀。【出處】 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一個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顏色,使小生魂不附體。【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態。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這納林布祿嚇得魂不附體,忙轉身向寨後逃走,各部兵見主寨已破,尚有何心再與抵敵,人人喪魄,個個逃生。

基本信息

成語典故

魂不附體魂不附體
【出處】 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一個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顏色,使小生魂不附體。”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態。

詞語示例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萊駒嚇得魂不附體,想道:‘牙將且如此英雄,不知孟明還是如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鳳姐嚇的~,不覺失聲的'咳'了一聲,卻是一隻大狗。”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這納林布祿嚇得魂不附體,忙轉身向寨後逃走,各部兵見主寨已破,尚有何心再與抵敵,人人喪魄,個個逃生。”

示例

1.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萊駒嚇得魂不附體,想道:‘牙將且如此英雄,不知孟明還是如何?’”

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鳳姐嚇的~,不覺失聲的'咳'了一聲,卻是一隻大狗。”

近義詞 喪魂失魄、六神無主、魂飛魄散

反義詞 無動於衷、悠閒自得、神態自若

燈 謎 落魄

成語辨析

魂不附體和“魂飛魄散”;都有“魂魄離體”的意思;都常形容驚恐萬狀。不同在於:①魂不附體可用來強調不能自主;“魂飛魄散”可用來強調不知如何是好。②魂不附體還能形容受到極大刺激;神經、行動失常;“魂飛魄散”不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