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縣西江中學

鬱南縣西江中學,前身為“私立庚戌首義紀念初級中學校”,是1930年2月由庚戌陸軍首義同志會為紀念孫中山領導的庚戌年(1910年)廣東陸軍首次起義死難先烈及是役革命同志而創辦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崢嶸歲月,滄海桑田。從1934年7月起,在不同歷史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學校先後六易校名,分別以私立庚戌首義紀念初級中學校、廣東省立庚戌中學、廣東省立西江中學、廣東省西江中學、都城鎮第一中學、鬱南縣西江中學等為校名。學校還六遷校址,先後在廣州沙河、鶴山沙坪、雲浮腰古、鬱南縣河口鎮、新興縣天堂、都城鎮等地辦學,直到1944年才定永久校址於鬱南縣都城鎮。1947年春,因庚戌陸軍首義同志會取回原校名辦私校,省政府於是年3月命名我校為廣東省立西江中學,5月6日啟用新校鈐,故定是日為西江中學校慶紀念日。1978年,西江中學被定為肇慶地區重點中學之一,1980年肇慶地區不設重點中學後改設縣重點中學。

風雨砥礪,春華秋實。在社會各界及歷屆校友的關心支持下,尤其是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學校更顯青春,更加輝煌,發展更迅猛。學校園綠草茵茵,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是育人、讀書的理想之地。學校曾是廣東省、雲浮市文明單位。現為縣重點中學、省一級學校、省綠色學校、省體育傳統學校、省體育特色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國家考試定點考場、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目前是雲浮市唯一一所。目前,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學校正密鑼緊鼓地開展新校區(即現三所一中隊駐地)的規劃和建設工作,新的實驗大樓將動工建設,標誌著學校建設再躍上新台階,學校發展又迎來了新的春天。

薪盡火傳,桃李芬芳。悠長的辦學歷史中,學校誕生了趙元浩、微音等知名校友,造就了鄧景開、黃銳南等特級老師,湧現了謝煥炳林水平等多位全國、省、市、縣優秀教師。現在學校共有中學高級老師49人,中學一級老師126人,研究生學歷結業31人,全國和省市縣優秀(先進)教師30多人,省級骨幹教師20人。雄厚的師資力量為為學校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西江中學歷年高考亮點閃耀,其中1977年恢復招生考試制度後的幾年,考上大學中專的考生僅次於肇慶中學、羅定中學,成為當時肇慶地區“三足鼎立”的三所中學之一,還先後培養出劉創珏、簡鑒陽、陳錦華、溫培堅等入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學府的高材生,培養了陳敏超(2006年以900分滿分獲廣東省政治科狀元)、黃浩東(2001年雲浮市高考狀元)和劉立濤邵堅寧、溫惠飛、李映輝、莫志浩等省市縣高考狀元。79年來,萬千學子從金魚山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成為了祖國的棟樑。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 ”。

在新的形勢下,學校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一切為了師生的最大限度發展”為辦學理念,以“成功教育”為辦學特色,努力踐行“敬業、勵志”的校訓和“嚴謹、勤奮、求實、進取”的校風,全校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再創西江中學輝煌。

附:西江中學歷史沿革及六遷校址一覽表

遷址時間校名校址備註

1930年2月私立庚戌首義紀念初級中學校廣州沙河舊陸軍忠烈祠庚戌首義同志會創辦

1934年秋廣東省立庚戌中學廣州沙河路舊陸軍忠烈祠因經費支出收歸省辦

1938年秋廣東省立庚戌中學鶴山沙坪抗戰時期

1939年春廣東省立庚戌中學雲浮腰古抗戰時期

1939年秋廣東省立庚戌中學鬱南河口抗戰時期

1944年秋廣東省立庚戌中學新興天堂1942年春,省立庚戌中學定鬱南都城為永久校址。1944年秋準備由河口遷都城之際,因日軍入侵西江被迫暫遷新興天堂,1946年春正式遷回都城

1946年春廣東省立庚戌中學鬱南都城

1947年3月廣東省立西江中學鬱南都城庚戌首義同志會取回校名辦學

1954年春廣東省西江中學鬱南都城學校下放縣管理

1969年3月都城鎮第一中學鬱南都城學校下放都城鎮管理

1978年3月鬱南縣西江中學鬱南都城定為肇慶地區重點中學

主要成績

西江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銳意改革,勇於實踐、開拓進取,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l997年高考上省線人數達 l52人,l998年l66人,l999年在縣內設兩間重點中學,生源減少一半以上的情況下,(三年前全縣重點中學高一352名正取生只有l65人到西中就讀)高考上省線以上人數仍達l70人。l999年中考,雖然三年前報考重中初一前384名的學生,只有93人到西中就讀,但仍然有90人考上重中高一。2005至今,每年高考均保證有近三百人上本科線以上。2009年有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1997年以來全校共有l1人次獲全國一等獎,24人次獲全國二等獎、71人次獲全國三等獎,獲省級獎勵的一大批。教師積極開展教研,l997年以來撰寫的論文獲獎或發表的有:國家級9篇,省級ll篇,市級23篇,縣級l7篇。先後有范錦榮、冼國光、吳柏泉、黃燕凝、楊澤坤、莫梓雄、何炯欽等教師被廣東省表彰為南粵優秀教師或優秀班主任,謝煥炳被表彰為南粵優秀校長。

西江中學於l995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l996年被廣東省教廳、省體委評為《省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l997年被評為縣先進集體, l998年被評為雲浮市和鬱南縣的文明單位,雲浮市文明學校,被國家評為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廣東省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集體,獲l998至l999年度廣東省開展冬季體育鍛鍊活動先進集體,多次被鬱南縣評為教學質量目標管理一等獎和普教管理一等獎,西中黨支部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黨支部,西中工會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工會。西中團委曾被雲浮市及鬱南縣評為先進基層團委。參加鬱南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多次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和體育道德風尚獎。l999年參加雲浮市少年田徑錦標賽獲乙組第一名,甲組第二名,參加廣東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和400米欄第三名,男子三項全能第三名,男子鉛球第五名等。先後向省體校輸送了符志成、曾華衛、陳國鋒、林瓊芳趙小丹、牛南都、莫棟、莫小玲等體育拔尖人才。

發展目標

西江中學的發展目標,規模要達到90個教學班,實行學生全寄宿的封閉式管理。建立課室、辦公室的閉路電視系統和校園電腦網路,電子閱覽室。總之,要沿著“繼承、發展、完美”西中的工作思路,努力把西江中學辦成設備一流、師資一流、環境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效益一流的名校,成為全國千所名校之一。

由於地處廣東最為貧困落後的山區縣,教師待遇裹足不前(2010年工資標準,新入職者一般一千三百左右,加上學校補貼平均四五百,扣除醫保社保,每月實際收入一千六七左右。),自2000年至2010年,校長十年四換,施政不夠穩定,加上管理比較僵化死板,形式主義泛濫,以及濃厚的官僚主義作風,導致待遇不能留人,感情也不能留人,陸陸續續有不少教師外流,聲望每況愈下,現在雖然頭頂“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名號,但目前狀況,甚至淪落到比之縣內另外一所中學“蔡潮焜紀念中學”都有所不如。

歷任校長

私立庚戌首義紀念中學的首任校長是譚錫祥,易名西江中學後的首任校長是陳智乾,其後,馮肇光、李子饒、張愛民、李日華、楊石才、冼國光、謝煥炳、范錦榮、許彬泉、林水平等先後出任過西中校長一職。現在所任校長為朱東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