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草圖

鬥草圖

這幅畫作描繪的是端陽時節,仕女五人圍坐石下鬥草為戲的情節。人物神態生動微妙,各具神韻。湖石上盤曲老松,質量厚實,與疏朗的人物布局構成鮮明的對比,有利於打破構圖的呆板。陳氏畫風變形誇張,用筆謹勁連綿,如行雲遊絲,轉折有力;設色艷而不俗。此作正是畫家典型風格的代表作。款署[庚寅秋,老蓮洪綬畫於護蘭書堂]。庚寅為清順治七年,系公元一六五○年,陳洪綬時年五十三歲。款下鈐[洪綬]朱文長方印。

作品現狀

鬥草圖局部 鬥草圖局部

絹本,設色,縱134.3、橫48厘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作者介紹

陳洪綬(1598~1652)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漢族,紹興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年少師事劉宗周,補生員,後鄉試不中,崇禎年間召入內廷供奉。明亡入雲門寺為僧,後還俗,以賣畫為生,死因說法不一。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與順天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人謂“明三百年無此筆墨”。陳洪綬去世後,其畫藝畫技為後學所師承,堪稱一代宗師,名作《九歌》、《西廂記》插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版刻傳世,工詩善書,有《寶綸堂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