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士火箭筒

鬥牛士火箭筒

鬥牛士火箭筒(Man-portable Anti-Tank, Anti-DOoR)是由新加坡和以色列之間合作研製的一枝攜帶型一次射擊型反坦克武器系統,發射90毫米(3.54英吋)火箭彈。這是德國十字弓輕型反坦克武器設計的一個更新版本,因此操作的方式是相同的。這件武器於2000年開始研製,鬥牛士火箭筒最終將會取代在新加坡從1980年代以來已經開始服役的德國十字弓輕型反坦克武器。鬥牛士火箭筒是由新加坡共和國軍隊、新加坡國防科技局聯同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共同研發,並由後來加入研發團隊的諾貝爾炸藥防務(Dynamit Nobel Defence)生產。

性能

鬥牛士火箭筒鬥牛士火箭筒

鬥牛士火箭筒是在同類產品當中最輕的火箭筒。其彈頭能夠有效地破壞裝甲車輛和磚牆。鬥牛士火箭筒具有將筒後噴火減至最小的裝置,使得它在密閉空間仍然能夠安全操作。
鬥牛士火箭筒發射的串聯彈頭反戰車高爆火箭彈火箭彈,採用了具有延遲模式引信的機械裝置,能夠在雙重磚牆上造成一個直徑大於450毫米(17.72英吋)的大洞,因此並可作為對付那些躲藏在牆壁背後敵方的一枝反人員武器,在建成區內戰鬥時提供了一種突入的非常規手段。
據稱,由於其高精度武器系統的推進系統設計,因此鬥牛士火箭彈體是不會對風向、風速所敏感。

彈頭

鬥牛士火箭筒可以使用同時具有反戰車高爆彈頭(HighExplosiveAnti-Tank,HEAT)和高爆黏著榴彈(HighExplosiveSquashHead,HESH)的兩用彈頭,分別可以破壞裝甲和牆壁、碉堡以及其他防禦工事。彈頭選擇是通過其“探針”型裝置(最有可能是保險絲延長器),延長這探針型裝置就會變成反戰車高爆彈頭模式,而縮短探針型裝置就會變成高爆黏著榴彈模式。

緩衝器系統

和其前身十字弓輕型反坦克武器相似的是,鬥牛士火箭筒裝上的緩衝器系統能夠抵消射擊時的利器。緩衝器系統會在鬥牛士發射時將多枚塑膠片從武器後方噴出。這些塑膠片會因為空氣阻力的關係而迅速放緩,因此鬥牛士能夠較會產生筒後噴火的武器(火箭筒、無后座力炮或反坦克飛彈)安全地在一個狹小、封閉的空間(建築物、壕溝、碉堡或載具內)發射武器內的火箭彈,以及減少發射以後因非常明亮的噴焰和/或揚起的塵土和煙霧而被敵方發現的機會。此外,緩衝器系統的定位已經考慮了武器的重心,以確保更準確和維持良好的平衡。

衍生型

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和諾貝爾炸藥防務亦開發了鬥牛士火箭筒的進一步衍生型,主要是給士兵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環境內操作,作為反結構武器的用途。

鬥牛士-MP型(matador-MP)

多用途武器,其彈頭能夠有效地消滅各種各樣的地面目標,從輕型裝甲車攻堅和城市的牆壁。正如最初的鬥牛士,這是實現了雙模式引信設計,這一點已經在鬥牛士-MP型經過改進,這使得它會自動區別硬和軟兩種目標,而不需要操作人員進行手動進行選擇的操作。其戰術導軌上可以裝上專用的瞄準裝置,採用了反射式瞄準鏡和雷射測距儀設計,以達到更高的命中率。當然,亦可將該專用瞄準裝置拆卸並且裝上安裝其他光學瞄準鏡或夜視鏡。

鬥牛士-WB型(MATADOR-WB)

專門破牆的武器,裝上了爆炸成型環(Explosively-FormedRing,EFR)彈頭,可以在典型的城市牆壁上造成一個由750毫米(29.53英吋)到1,000毫米(39.37英吋)寬的人型尺寸裂口。

鬥牛士-AS型(MATADOR-AS)

裝上了先進的串聯式彈頭的反結構武器,也裝上了雙模式引信設計。使用反炮座模式(Anti-emplacementMode)時能夠增強爆破效果,破壞防禦結構和工事;而貫穿/鼠洞穿鑿模式(Penetrating/Mouse-holingmode)則能夠破壞輕型裝甲車和在城市牆壁中造成鼠洞。鬥牛士-AS型已經被英國陸軍訂購,並在2009年開始加入服役項目。

戰鬥史

2009年1月,首次發現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加薩走廊的鑄鉛行動(英語:CastLeadOperation,希伯來語:מבצעעופרתיצוקה‎‎)之中鬥牛士的首次戰鬥部署。特別是鬥牛士-WB型被大量使用以入貫穿牆壁結構,使以色列國防軍部隊能夠突入內部並且攻擊敵軍。

使用國

以色列:被以色列國防軍所採用。
新加坡:被新加坡武裝部隊所採用,取代原有的十字弓輕型反坦克武器。
斯洛維尼亞:被斯洛維尼亞軍隊所採用,並命名為RGW90。
英國:英國陸軍已經從諾貝爾炸藥防務訂購新型鬥牛士反結構彈藥(Anti-Structuresmunition,ASM)版本,契約價值為4,000萬英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