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

漢語漢字,拼音:liè。筆畫25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鬃。剛~。;魚頷旁小鰭。〔~狗〕哺乳動物。鬣狗科動物,外形似狗,站立時肩部高於臀部,其前半身比後半身粗壯。〔~狗〕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毛棕黃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斑點,多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吃獸類屍體腐爛的肉。鬣狗犬齒、裂齒髮達,咬力強,是惟一能夠嚼食骨頭的哺乳動物。鬣狗的消化能力極強,吞噬包括骨頭等一切東西,拉出的糞便像石灰塊,對食物的利用到了極致。鬣蜥主要生活在美洲和馬達加斯加、斐濟和湯加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田字格中的“鬣”田字格中的“鬣”

拼音:liè

注音:ㄌㄧㄝˋ

部首:髟,部外筆畫:15,總筆畫:25

五筆86&98:DEVN

倉頡:SHVVV

鄭碼:CHOZ

筆順編號:1211154333555253415445445

四角號碼:727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B23

方言集匯

粵語:lip6

客家話:【海陸豐腔】liap8【客語拼音字彙】liab6【沙頭角腔】liap8【客英字典】liap8【寶安腔】 liap8【台灣四縣腔】liap8

註解釋義

基本字義

liè ㄌㄧㄝˋ

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鬃。剛~。項~。

魚頷旁小鰭。

〔~狗〕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毛棕黃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斑點,多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吃獸類屍體腐爛的肉。

掃帚的末端。

漢英互譯

鬣:mane

詳細字義

鬣 liè

〈名〉

(1)某些哺乳動物頸上生長的又長又密的毛。

鬣,發鬣鬣也。——《說文》

鬣,毛也。——《廣雅》

豕曰剛鬣。——《禮記·曲禮》

白馬黑鬣駱。——《爾雅》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與之。——《左傳·定公十年》

麥苗淺鬣。——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以豬鬣撩撥。《聊齋志異·促織》

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馬》

(2)又如:獅子的鬣;鬣鬣(頭髮向上直豎的樣子)

常用詞組

鬣狗鬣狗

鬣狗 liègǒu

鬣狗科動物,外形似狗,站立時肩部高於臀部,其前半身比後半身粗壯。它們腦袋大,頭骨粗壯,頭長吻短,耳大且圓。它的四肢各具四趾(土狼前肢五趾),爪大,彎且鈍,不能伸縮。它的頸肩部背面長有鬣毛,尾毛也很長。體毛稀且粗糙,有斑點或條紋。有肛門腺。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額部寬,尾巴短,前腿長,後腿短,毛棕黃色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多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吃獸類屍體的肉。 秦牧 《長街燈語·鬣狗的風格》:“猛獸搏擊噬食了長頸鹿、斑馬、羚羊以後,繼續行進,鬣狗們就一湧上前,嚼食那餘下的屍體。”

鬣狗犬齒、裂齒髮達,咬力強,是惟一能夠嚼食骨頭的哺乳動物。它們的感覺器官十分敏銳,尤其是它們的嗅覺和聽覺。它們的大耳朵可接收到許多高頻率的聲音,對許多超音波非常敏感。鬣狗的消化能力極強,吞噬包括骨頭等一切東西,拉出的糞便像石灰塊,對食物的利用到了極致。

鬣蜥鬣蜥

鬣蜥

雖然所有鬣蜥科(Iguanidae)的動物都可以被稱為鬣蜥,但通常人們所指的鬣蜥,是那些體形較為龐大的,如綠鬣蜥。鬣蜥主要生活在美洲和馬達加斯加、斐濟和湯加等地。由於其性情溫順,鬣蜥成為歐美許多人飼養的寵物。

鬣羚羊

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鬣鬃 lièzōng

馬、豬等獸類頸上的長毛。

字形字源

字源演變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拼音是lie的漢字

拼音是lie的漢字共有40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