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

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

《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是2013年1月1日崑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時英。

編輯推薦

《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主要特點有:寫人物命運,不糾纏於歷史公案的是是非非;立足於求實求真,拒絕戲說;以情動人,人情與詩情並茂(書中選人蘇軾詩詞四百餘首,並附簡單注釋);蘇軾鍾情於壯麗河山,《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可視為半部遊記。在描寫蘇東坡坎坷一生的同時,《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還全景般地表現了北宋時期的政治、軍事、文化、吏治以及眾生百相、風土人情。讀者不僅能全面了解和感受蘇軾作為一代文豪的多彩人生,而且,能從蘇軾的文學創作和社會交往中,得到許多人生感悟和藝術美的享受。

內容簡介

《高處不勝寒:詩人蘇東坡》描述北宋大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自宋仁宗嘉祐二年應科舉試出仕,至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病逝的四十四年間,仕途坎坷顛躓,而文苑成果輝煌的人生歷程。作者以豐富翔實的史料,精煉優美的文字,塑造了一位為人真誠正直為官清廉愛民、自宋以來歷代文人和普通百姓都傾心仰慕和讚頌的傑出詩詞文書畫大家的可親可敬形象。作品主題鮮明,立意深遠,格調高雅,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鮮活生動,語言文字流暢自然,素樸雅致。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歐陽修慧眼識國士 蘇子瞻初試顯奇才
第二章 眉山城小荷才露角 崇政殿新秀直陳言
第三章 判風翔愛民得美譽 葺官舍喜雨建新亭
第四章 陳知府怒罰蘇軾 蘇簽判喜識章惇
第五章 試秘閣再度列三等 直史館兩載罹雙哀
第六章 葬老泉閣藏父愛 娶閏之妹續姐弦
第七章 判官告有心三試探 反變法無我兩上書
第八章 過陳州兄弟度佳節 客汝陰師生抒隱衷
第九章 悴錢塘決囚理積案 游西湖賞景詠新詞
第十章 宴名樓書畫平民訟 賞勝景月夜看湖光
第十一章 奉差遣體察民疾苦 寓譏諷借用我詩詞
第十二章 長頭祈福艷妓改詞 靈隱禱雨錢江觀潮
第十三章 子瞻情深送述古 閏之意外得朝雲
第十四章 赴密州會友賦詩 登常山求神解難
第十五章 追窮寇灑淚拾棄孩 獵常山揮毫成佳作
第十六章 宴超然中秋添絕唱 赴河中泉城訪親朋
第十七章 客東園蘇范聯姻 守徐州官民搶險
第十八章 建黃樓頻添佳韻 呈奏狀只為民生
第十九章 江淮路會友抒情 水晶城舒心賞景
第二十章 遭詬陷被逮吳興郡 人冤獄受審御史台
第二十一章 詩譏新法坦然自供 魚傳不測絕命留詩
第二十二章 京城貶逐文壇傑 黃郡恭迎水部郎
第二十三章 寓定惠初識諸友 遷臨皋再聚全家
第二十四章 好景難消胸中塊壘 真情能化五內冰霜
第二十五章 修田塘荒坡揮汗水 獻歌藝慧女謝賓朋
第二十六章東坡耕讀稱居士 雪堂吟嘯號農夫
第二十七章行蘄濱伴月臥溪橋 訪東坡知音談書畫
第二十八章暢遊赤壁三絕唱 醉詠襟懷一妙詞
第二十九章納朝雲生辰聞新笛 送君猷除夜思前途
第三十章病纏身訛傳驚帝訊 兒滿月戲作洗兒詩
第三十一章君命當遵遷臨汝 友情難捨別黃州
第三十二章登廬山詩題勝地 晤荊公話吐真情
第三十三章摺子失金淒涼度歲 蒙恩稱願瀟灑歸常
第三十四章返京城紓難慶餘生 知制誥秉公申大義
第三十五章擢翰林兩呈辭免狀 祭司馬初結不解仇
第三十六章好友無猜頻添嬉謔 佞人尋釁屢惹憂煩
第三十七章別京師眾友人情重 憂杭州百姓苦難深
第三十八章救饑荒捐金建病坊 浚西湖愛民疏淤井
第三十九章築長堤湖添新景赴 帝京路訪災情
第四十章任承旨八番求下郡 守潁州半載似登仙
第四十一章赴揚州沿路問民情 罷花會呈疏免積欠
第四十二章主兵部痛失賢妻駁 詬讒堅請僻郡
第四十三章帥真武嚴整三軍 貶英德笑別四友
第四十四章朝雲情深求度嶺 長湖風勁助催舟
第四十五章惠州城盛情迎遷客 嘉祐寺佳境釋愁懷
第四十六章囊羞篋盡遭惡疾 時乖運蹇和陶詩
第四十七章眾友情結白鶴居 朝雲死葬棲禪寺
第四十八章謫瓊崖海岸訣親人 居儋耳黎鄉瀕絕境
第四十九章結新友相聚載酒堂 出官舍共建桄榔庵
第五十章建書院眾生求學 居黎寨逐客安心
第五十一章浩劫餘生夜渡海 良朋猝死淚招魂
第五十二章越嶺放歌遷客路 如舟似木苦臣心
尾聲
後記
改版後記

目錄

第一章 歐陽修慧眼識國士 蘇子瞻初試顯奇才
第二章 眉山城小荷才露角 崇政殿新秀直陳言
第三章 判風翔愛民得美譽 葺官舍喜雨建新亭
第四章 陳知府怒罰蘇軾 蘇簽判喜識章 惇
第五章 試秘閣再度列三等 直史館兩載罹雙哀
第六章 葬老泉閣藏父愛 娶閏之妹續姐弦
第七章 判官告有心三試探 反變法無我兩上書
第八章 過陳州兄弟度佳節 客汝陰師生抒隱衷
第九章 悴錢塘決囚理積案 游西湖賞景詠新詞
第十章 宴名樓書畫平民訟 賞勝景月夜看湖光
第十一章 奉差遣體察民疾苦 寓譏諷借用我詩詞
第十二章 長頭祈福艷妓改詞 靈隱禱雨錢江觀潮
第十三章 子瞻情深送述古 閏之意外得朝雲
第十四章 赴密州會友賦詩 登常山求神解難
第十五章 追窮寇灑淚拾棄孩 獵常山揮毫成佳作
第十六章 宴超然中秋添絕唱 赴河中泉城訪親朋
第十七章 客東園蘇范聯姻 守徐州官民搶險
第十八章 建黃樓頻添佳韻 呈奏狀只為民生
第十九章 江淮路會友抒情 水晶城舒心賞景
第二十章 遭詬陷被逮吳興郡 人冤獄受審御史台
第二十一章 詩譏新法坦然自供 魚傳不測絕命留詩
第二十二章 京城貶逐文壇傑 黃郡恭迎水部郎
第二十三章 寓定惠初識諸友 遷臨皋再聚全家
第二十四章 好景難消胸中塊壘 真情能化五內冰霜
第二十五章 修田塘荒坡揮汗水 獻歌藝慧女謝賓朋
第二十六章 東坡耕讀稱居士 雪堂吟嘯號農夫
第二十七章 行蘄濱伴月臥溪橋 訪東坡知音談書畫
第二十八章 暢遊赤壁三絕唱 醉詠襟懷一妙詞
第二十九章 納朝雲生辰聞新笛 送君猷除夜思前途
第三十章 病纏身訛傳驚帝訊 兒滿月戲作洗兒詩
第三十一章 君命當遵遷臨汝 友情難捨別黃州
第三十二章 登廬山詩題勝地 晤荊公話吐真情
第三十三章 摺子失金淒涼度歲 蒙恩稱願瀟灑歸常
第三十四章 返京城紓難慶餘生 知制誥秉公申大義
第三十五章 擢翰林兩呈辭免狀 祭司馬初結不解仇
第三十六章 好友無猜頻添嬉謔 佞人尋釁屢惹憂煩
第三十七章 別京師眾友人情重 憂杭州百姓苦難深
第三十八章 救饑荒捐金建病坊 浚西湖愛民疏淤井
第三十九章 築長堤湖添新景 赴帝京路訪災情
第四十九章 任承旨八番求下郡 守潁州半載似登仙
第四十一章 赴揚州沿路問民情 罷花會呈疏免積欠
第四十二章 主兵部痛失賢妻 駁詬讒堅請僻郡
第四十三章 帥真武嚴整三軍 貶英德笑別四友
第四十四章 朝雲情深求度嶺 長湖風勁助催舟
第四十五章 惠州城盛情迎遷客 嘉□寺佳境釋愁懷
第四十六章 囊羞篋盡遭惡疾 時乖運蹇和陶詩l
第四十七章 眾友情結白鶴居 朝雲死葬棲禪寺
第四十八章 謫瓊崖海岸訣親人 居儋耳黎鄉瀕絕境
第四十九章 結新友相聚載酒堂 出官舍共建桄榔庵
第五十章 建書院眾生求學 居黎寨逐客安心
第五十一章 浩劫餘生夜渡海 良朋猝死淚招魂
第五十二章 越嶺放歌遷客路 如舟似木苦臣心
尾聲
後記
改版後記

作者簡介

李時英,又名良傑,筆名石音。1930年生於湖南祁陽鄉下。1949年夏高中畢業,隨即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宣傳幹事、文工團員、速成中學教員、學科助理員。1958年離開部隊後,歷任劇團編導、戲劇工作室專職編劇、地方志副總纂、副編審。作品以劇本為主,兼及散文、小說、新舊詩詞、報告文學、影視文學等多種樣式,有《石音集》出版。

序言

最初萌生寫蘇東坡的念頭,是在年滿六十歲的時候。花甲已至,該離休了;離休後,做點什麼呢?
首先想到的是寫蘇東坡。這念頭由詞而起。
我沒上過大學,自然沒進過中文系的門,但從小喜愛文學。年少時狼吞虎咽讀章回小說,稍長讀現代文學,後來又愛上了唐詩宋詞。那是一九五六年,我從五十四軍速成中學調到志願軍速中訓練處,任學科助理員,專管語文教學。學校的營團級幹部班從朝鮮碧潼遷回安東(今丹東),我隨班回國。除了聽聽教員們講課,研究研究教學方法,別的沒多少事,因而有較多時間讀書。偏巧剛從書店買得《唐宋名家詞選》和《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便每天早晨都到鴨綠江邊,對著滔滔江水,輕聲朗誦“大江東去……”幾個月便背下來許多首。從此,我愛上了“長短句”。起初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後來才漸漸嚼出其中滋味。
在諸多詞家中,我最喜歡蘇東坡。他的詞,題材豐富,意境開闊,描述多種生活,抒發多種感情。或激昂慷慨,或沉鬱悲涼,或幽默詼諧,或嬉笑怒罵,或開朗曠達,如行雲流水,無拘無束。其風格韻味,粗獷豪放、細密婉約皆有。讀東坡詞,確是一種精神享受。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又讀到了許多關於東坡的歷史資料,才知道他不但是名聞天下的才子,詩、詞、文、書、畫大家,還是個廉潔愛民的好官。只是因為聰明過人,遇事輒持獨立見解,以致時常招人嫉怨,一生歷盡坎坷。這是極好的小說素材。但那時我是專職編劇,須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不敢想寫長篇小說的事,只好等離休後再說。誰知到了花甲之年,單位(衡陽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又挽留不放,一直到1994年六十四歲時離開崗位,這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
屈指已過了十一個年頭。中間因建房、搬家和出版《石音集》,耽擱了一些時日,蒐集整理資料,構思和編制提綱,斷斷續續用了四五年時間。2002年春動筆寫初稿,次年冬完成。差不多用了兩年。一則年紀大了,每天寫作時間不敢太長;再則為了躲開祁陽縣城煙花爆竹那要命的“轟炸”,不得不年年在春節前後出外“逃難”;掐頭去尾,每年只有不到九個月用於寫作。去年整理初稿時,覺著用筆寫,改了抄,抄了改,太麻煩費事,於是下決心買電腦,學電腦。祁陽有句俗話,八十歲學石匠——太晚了。天可憐見,我這初學的老“石匠”花了七個月才把六十多萬字“鏨”完,末了,還錯字連篇。
蘇東坡一生迭經波折,資料頗為豐富,若放開手寫去,一百萬字只會超過。但我不敢寫得太長,一怕沒人看,費力不討好;又怕自己完不成,半途而廢。原先打算寫五十萬字,緊摳著寫,最終還是超過了十多萬字。
感謝東坡先生。他的睿智、執著,他永不消沉的的人生態度,他筆下不朽的錦繡華章,啟我蒙昧,給我靈感。
感謝諸多輯錄蘇東坡亦窮亦達亦悲亦喜幸運而又不幸的人生經歷的書籍之編纂者。那些書給我幫了大忙。
衷心感謝凌行正、江濤、鄒削強、伍錫學、趙揚名、胡東捷、唐艷平、張陽生等同志。承蒙他們大力支持、幫助,本書才得以順利寫成、出版。
還要感謝我的老伴——湖南第三師範學校(現並人衡陽師範學院)高級講師李素貞。近幾年,除了鍋邊掌勺,她幾乎包攬了全部家務。近日恰逢她七十生辰,就以此書作為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吧。
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本書難免有疏漏、失當甚或謬誤之處,敬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二○○五年十一月於湖南祁陽浯溪鎮愚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