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科學技術局

高縣科學技術局,是統籌管理、綜合協調全縣科學技術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門,獨立行使全縣科技行政管理職能。2007年,高縣成立高縣知識產權局(高機編髮(2007)44號)。高縣科學技術局下屬科學技術情報所,並掛高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牌子。

機構沿革

1978年5月,高縣科學技術委員會單獨設定,隸屬縣政府序列,是縣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行政編制4人,高縣科學技術委員會編制8人,1991年增加到9人。 1995年11月,高縣科學技術委員會與高縣科學技術協會合併,成立高縣科學技術局,下設科學技術情報所,行政編制12人。高縣科學技術局屬縣人民政府職能部門,行使科學技術事業、科學技術協會行政管理和協調職能。1996年10月,高縣科學技術局與高縣科學技術協會分設。高縣科學技術局屬縣政府序列,行政編制8人,下設科學技術情報所,配事業編制3人。高縣科學技術局不再履行科學技術協會的職責。高縣科學技術協會屬中國共產黨高縣委員會序列。
2007年,高縣成立高縣智慧財產權局(高機編髮(2007)44號)。高縣知識產權局牌子掛在高縣科學技術局。高縣科學技術局與高縣知識產權局實行“兩塊牌子,一班人員”的管理體制,行使科學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行政管理職能。高縣科學技術局下屬科學技術情報所,並掛高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牌子。高縣科學技術局行政編制7人,事業編制4人。

主要職責

1、 組織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科技方針政策法規,結合本縣實際,研究制定有關實施意見和總體規劃,並組織實施。
2、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和熱點、難點等問題,組織科技力量開展軟科學研究,提供決策參考等意見,發揮好政府參謀作用;參與本縣科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重大項目的調研評估和可行性論證工作。 3、 組織制定科技發展戰略,編制本縣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研究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實施省、市級科技攻關、科技開發、火炬計畫、科技成果推廣計畫, 星火計畫新產品試製鑑定計畫項目;歸口管理各類科技項目。
4、 歸口管理縣級科技三項費用、科學事業費及其他科技專項經費。研究和落實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
5、負責本縣科技創新獎、科技進步獎、科技普及獎的申報和評審,科技成果的申報和獎勵;負責指導全縣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組織專利的申報。負責全縣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套用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示範工作;
6、歸口管理本縣生產力促進中心工作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指導縣內民營科研機構的管理,並對科技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及民營科技企業進行協調、指導、服務。
7、 負責科技信息工作;負責本縣科技統計工作。
8、 組織制定科技宣傳和科學技術普及工作計畫,牽頭抓好“科普之春”活動月和“科技活動周”工作。 9、 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黨政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目標責任制工作。
10、 承辦縣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高縣科學技術局設2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日常政務的綜合協調;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訪維穩、政務公開、效能建設、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安全保衛和政務接待等工作;負責機關績效管理及重要事項的督查督辦;組織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負責機關電子政務的組織實施。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等工作;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政策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科技專家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牽頭做好科技工作目標考核工作;承辦機關黨群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二)綜合股

擬訂貫徹實施科技發展方針、政策的意見,起草地方性的政策措施和規範性檔案;負責擬訂全縣科學技術發展、科技促進的規劃、年度計畫及措施,提出科技計畫經費配置的建議;監督管理全縣科技套用研究與開發經費、科技自主創新專項經費、科學事業費和其它科技專項經費,並編制科技相關經費的預決算;組織縣級社會發展、軟科學、基礎研究、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的篩選、評審、驗收和管理及國家、省級項目的篩選推薦。指導涉及人口、醫藥衛生、環境保護、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等科技工作;組織實施科技金融、促進社會發展的試驗和示範等工作;組織重點實驗室的申報和管理;組織全縣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 
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擬訂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科技獎勵、技術市場、科學技術普及和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政策措施;負責全縣科技成果鑑定、登記、統計和信息發布;組織市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篩選、評審、驗收和管理及國家、省級項目的篩選推薦;指導管理全縣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組織協調重大技術交易活動;負責創新型企業的申報和管理;負責組織全縣科技獎勵的評審及推薦申報科技獎勵工作;指導管理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組織開展科普宣傳活動;負責科技保密管理及科技統計工作。 
組織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和相關技術服務的體系建設;負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的組織申報和管理;參與縣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管理;組織指導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園區)申報、管理和建設;組織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申報和管理;組織縣級工業類科技項目的篩選、評審、驗收和管理及國家、省級、市級項目的篩選推薦。 
組織協調農村科技攻關、套用基礎研究,先進適用技術集成研究和示範推廣;組織實施農村科技信息化和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指導農村科技產業及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工作,組織農業科技園區申報和管理;組織縣級農業類科技項目的篩選、評審、驗收和管理及國家、省級、市級項目的篩選推薦;負責全縣科技進步考核的組織籌備工作;承辦科技興縣、科技興農、科技扶貧、計畫生育“三結合”等工作。 
擬定全縣智慧財產權工作規劃和計畫,推動和促進全縣專利技術的實施和產業化。組織開展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和有關智慧財產權教育和培訓工作。調解處理各類智慧財產權糾紛,依法協助有關部門查處專利侵權行為。 ​

業績展示

2009年完成科技管理創新12項,開發新產品6個,引進和推廣新技術40個,新設備運用42個;申報國家、省、市級重點科技研究開發項目17項,其中申報國家1項、省6項、市10項,獲得上級立項支持10項,安排縣級重點科技項目21項;推廣套用科技成果102項,其中工業38項,農業34項,社會事業30項;建成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個,省級創新型企業3個,省級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1個,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個,市級技術創新中心4個,縣級科技型企業6個;建成省級專家大院1個,科技示範鎮鄉6個,農業科技示範園9個,示範協會3個,專業合作社1個,信息化服務站5個,星火學校2個,科技管理所19個,確認科技管理幹事43名;2009年全縣專利申報量已經達到16件,其中發明專利11件,授權專利6件;頒發縣級科技創新獎1項,科技進步獎5項,科學技術普及獎先進集體10個、先進個人20個。順利通過2007—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考核,科技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為建設全省縣域經濟強縣提供了科技支撐。
繼2011年高縣取得首次被科技部表彰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的突出成績後,2012年高縣科技工作又有新的創新和突破:
一是科技項目工作實現新突破,依靠科技推進產業發展。組織申報上級(科技部、省科技廳、市科技局)重點科技項目21項,其中國家科技部2項,省科技廳7項,市科技局12項,預計獲得上級立項支持7項,其中科技部立項支持2項,支持經費200餘萬元,市級以上重點科技項目5項,組織和指導申報省市科技進步獎各1項。高縣立華蠶繭有限公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和高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申報“產、學、研”結合項目,獲得科技部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立項支持,整體提升栽桑養蠶技術水平,推進我縣建設成為優質蠶桑基地縣、全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蠶桑基地縣。四川早白尖茶業有限公司申報《特早高香型茶樹新品種烏蒙早規模化繁育與示範推廣》獲得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立項支持,實施本項目加速本土茶樹良種的推廣套用,改善茶葉質量、提高產量,從而為市場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茶葉。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茶葉產業增效,促使我縣被確定為四川省現代農業產業茶葉基地強縣。
二是創新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科技服務能力整體提升。完成新一輪科技示範園,科技型企業,科技示範鄉鎮,科技信息化服務站,科技示範協會,星火學校,專業合作社的考核評審,縣政府以高府函(2012)118號檔案,將勝天鎮等6個縣級科技示範鄉鎮,高縣立華蠶繭有限公司等7個科技型企業,高縣蠶桑科技示範園等7個農業科技示範園,高縣職業技術教育星火學校等2所星火學校,(高縣蠶桑專家大院)1個科技專家大院,高縣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等5個科技信息化服務站和德利山地烏骨雞生態養殖科技示範專業合社等4 個科技示範合作社名命名為高縣農村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成19個科技管理所,確定科技管理幹事43名,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
三是開展科技特派員到基層創新創業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科技示範帶動作用。2012年選派縣級科技特派員6名,全縣縣級科技特派員達到22名,涵蓋糧食生產及畜牧、林業、水產、蠶桑、茶葉六大產業。通過選派科技特派員到基層開展創業和服務,積極支持和鼓勵科技特派員到基層領辦項目,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有力推進了縣級部門、鄉鎮、村、組四級農技推廣網路和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為我縣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化提供科技支撐。鼓勵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成績突出,在宜賓電視台進行了專題報導。
四是加大智慧財產權工作力度,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積極開展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創建工作通過分類指導,重點培育的方式,扶持2個骨幹企業做好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的準備。目前已建成省級創新型企業5個,其中新增1個,省級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2個,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個。到2012年9月底組織申報國家專利27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預計將超額完成市上下達任務。
五是“一號工程”取得新進展,成果轉化實現新突破。選育茶樹新品種1個,取得市級科技成果1項,縣級科技成果7項,頒布縣級科技進步獎7項,獎勵科技人員37人,申報省市科技進步獎各1項,獲得宜賓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引進轉化科技科技成果115項,積極開展技術契約登記,預計技術契約成交額比上年提高12%以上;科技管理創新14項,開發新產品4個(其中茶葉新產品1個,醫藥原料中間體2個,新型化工產品1個),引進和推廣新技術51頂,新設備運用49項,引進新品種15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