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的礦質營養

高等植物的礦質營養

《高等植物的礦質營養》是1991年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H.馬斯納(德)。

目錄
第一編 營養生理學
1 礦質養分的導言、定義和分類
2 單個細胞和根的離子吸收機制:短距離運輸
2.1概述
2.2溶質從外部溶液進入根的途徑
2.3質膜的結構和組成
2.4溶質的跨質膜運輸
2.5根部吸收離子的特性
2.6沿根的離子吸收
2.7跨根的橫向運輸
2.8離子釋放入木質部的機理
2.9影響離子釋放進入木質部的因素:吐水與溢泌
3 木質部與韌皮部的長距離運輸及其調節
3.1概述
3.2木質部運輸
3.3韌皮部運輸
3.4礦質元素長距離運輸中韌皮部和木質部的相對重要性
3.5礦質養分在地上部與根部間的環流
3.6礦質養分的再利用
3.7鈣的長距離運輸:木質部與韌皮部運輸
4 葉片和植物其它地上部分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4.1通過氣孔吸收氣體
4.2溶質的吸收
4.3葉面施用礦質養分
4.4礦質元素從葉片淋洗
5 庫源關係與產量
5.1概述
5.2光合作用及有關過程
5.3呼吸作用和氧化磷酸化
5.4同化物的韌皮部運輸及其調節
5.5庫一源關係的轉變
5.6植物激素在庫一源關係調節中的作用
5.7源和庫對生長速率和產量的限制
6 礦質營養與產量效應
6.1概述
6.2葉面積指數和淨光合作用
6.3礦質養分的供應,庫的形成及其活性
6.4礦質營養與庫一源關係
7 氮素固定
7.1概述
7.2生物固氮系統
7.3固氮的生物化學
7.4共生系統
7.5自生和聯合固氮微生物
7.8展望
8 礦質養分的功能:大量養分
8.1礦質養分的分類和作用原理
8.2氮
8.3碗
8.4磷
8.5鎂
8.6鈣
8.7鉀
9 微量養分的功能
9.1鐵
9.2錳
9.3銅
9.4鋅
9.5鉬
9.6硼
9.7氯
10 有益礦質元素
10.1定義
10.2鈉
10.3矽
10.4鈷
10.5鎳
10.6硒
10.7鋁
10.8其它礦質元素
11 礦質營養和植物病蟲害的關係
11.1概述
11.2真菌病害
11.3細菌和病毒病害
11.4土壤傳播的真菌和細菌病害
11.5蟲害
11.6施肥對病蟲害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12 礦質養分缺乏和中毒的診斷
12.1養分供應和生長效應
12.2營養失調的可見症狀診斷
12.3植物分析
12.4組織化學和生物化學方法
12.5植物分析和土壤分析
第二編 土壤一植物之間的關係
13 土壤養分的有效性
13.1土壤化學分析
13.2養分向根表的移動
13.3根密度的作用
13.4土壤水分的分布與養分有效性
13.5個體發育期間質流一擴散供應的改變
13.6強度/容量比及其對土壤測試的重要性
14 影響根生長及發育的內外部因素
14.1激素的控制
14.2土壤化學因素
14.3土壤物理因素
14.4冠/根比
15 關於根一土界面(根際)的礦質營養
15.1概述
15.2根際離子濃度
15.3根際p和氧還電位
15.4根分泌物
15.5生有簇狀側根的植物
15.6有機碳的供應與根際微生物活性
15.7菌根
16 植物對土壤化學逆境的適應性
16.1自然植被
16.2高投入與低投入途徑
16.3酸性礦質土壤
16.4漬水和淹水土壤
16.5鹼性土壤
16.6鹽漬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