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高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銀行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基本信息

高祥,男,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法學會銀行法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ICC China《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修訂專家委員會委員

美國國際銀行法律與實務研究所法律與實務專家組成員、法律顧問委員會委員

美國《約翰梅森國際商法》雜誌編輯委員會顧問

澳大利亞法學會國際法委員會中國核心小組成員

研究方向

國際金融法、國際貿易法、銀行法、公司法

教育背景

1987年7月,獲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文學學士學位;

1990年7月,獲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專業法學碩士學位;

1997年5月,獲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商法公司法專業法學碩士學位(LLM in Corporate, Commercial and Taxation Law);

2001年7月,獲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PhD);

2004年1-3月,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學者。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2004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掛職任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從事涉外商事審判工作;

2004年4月起,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法學院終身教職(continuing position),任講師、高級講師(2005年9月起)、中國法中心主任、碩士、博士生導師,講授澳大利亞公司法、銀行法、國際貿易法和國際法律閱讀與寫作;曾兼任該院碩士研究生項目主任、工商信息法學部考試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

2007年1月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12月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銀行法律與實務研究中心主任,用全英文為本科生講授公司法、為研究生講授金融法專題;

2011年1月起,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法研究》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國際銀行法律與實務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亞法律中心主任。

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

1. Annotated PRC Rules on Letters of Credit(英文專著), 即將在美國出版;

2. The Fraud Rule in the Law of Letters of Credit – A Comparative Study (英文專著),於2002年12月由Kluwer Law International在倫敦出版;

3. 《信用證理論與審判實務》(參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4. 《普通法的歷史基礎》(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5. 《中國法律界限全書》(參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

6. 《民事經濟疑難問題解答》(參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 《民事司法全書》(參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8. 《通過案例學著作權》(合著),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1年;

9. 《企業經營指南》(參編),冶金工業出版社,1990年;

10. 《公司法律部》(合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

論文

1. “Fraud Rule in the Law of Letters of Credit in the PRC”, 即將在美國《國際律師》(The International Lawyer)第(2007) 41(4)期發表;

2. “The Identity of the Fraudulent Party under the Fraud Rule in the Law of Letters of Credit”【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雜誌》(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Law Journal)第(2001)24(1)期第119-141頁,轉載於美國《2003年信用證法律與實務年刊》(2003 Annual Survey of Letter of Credit Law & Practice)第80-104頁】;

3. “Presenters Immune from the Fraud Rule in the Law of Letters of Credit”【英國《勞氏海商法季刊》(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2002年2月第10-38頁, 轉載於美國《2003年信用證法律與實務年刊》(2003 Annual Survey of Letter of Credit Law & Practice)第62-79頁】;

4. “Jack, Malek and Quest, Documentary Credits (3rd ed)”(書評), 英國《勞氏海商法季刊》(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2002年5月第283-284頁;

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aud Rule in Letter of Credit Law: The Journey So Far and the Road Ahead”【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經濟法雜誌》(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第(2002)23(4)期第663-712頁】(與Ross Buckley合作,本人占75%);

6. “The Unique Jurisprudence of Letters of Credit: Its Origin and Sources”,【美國《聖地亞哥國際法雜誌》(San Diego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第(2003) 4期第91-126頁,轉載於美國《2004年信用證法律與實務年刊》(2003 Annual Survey of Letter of Credit Law & Practice)第58-80頁】(與Ross Buckley合作,本人占75%);

6.

7.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of Fraud Required Under the Fraud Rule in Letter of Credit Law”【美國《杜克比較法與國際法雜誌》(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第(2003)12(2)期第293-351頁】(與Ross Buckley合作,本人占75%);

8.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of Fraud Required Under the Fraud Rule in Letter of Credit Law”【英國《牛津大學比較法論壇》(2003) Oxford University Comparative Law Forum 】(與Ross Buckley合作,本人占75%);

9. 《規避國際貿易風險-重視商業信用證與備用信用證》,《經濟世界》2002年第8期第69-71頁;

10. 《無效契約的確認與處理》,《人民法院報》,1994年4月7日;

11. 《土改確權是確定房屋產權的重要依據》,《中國土地》1994年6月第38頁;

12. 《涉外仲裁案件書面仲裁協定的認定》,《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指導與研究》2001年第1卷第198-205頁。

況(包括學術會議、講座、進修)

1. 1997年起,為澳大利亞、美國、韓國等國的多家政府機構、公司、律師事務所等擔任顧問與專家證人;

2. 1999年2-11月,兼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研究助理,並承擔Asian Legal Systems與Banking Law 的部分講授工作;

3. 2000年2-6月,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兼職講師,獨立設計、編寫教材並講授碩士課程Trade and Investment Law of the PRC;

4. 2000年1月至今,兼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暑期合作項目主管;

5. 2001年4月,參加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六屆亞太地區正當法律程式研討會;

6. 2001年起,每年7月應美國國際銀行法律與實務研究院邀請以專家身份參加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召開的國際信用證法律與實務研討會;

7. 2001年10月,參在紐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九屆亞太地區首席大法官會議;

8. 2002年9月,應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邀請,以專家身份參加在美國勞得代爾堡召開的聯合國《聯合國獨立擔保與備用信用證公約》專家組會議,並參與了會議檔案《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秘書處關於〈聯合國獨立擔保與備用信用證公約〉補充闡釋》的起草工作;

9. 2002年10月,參加國際空間法學會在休斯頓召開的國際空間法大會,觀摩國際空間法模擬法庭競賽,準備承擔國際空間法模擬法庭競賽中國賽區2003年的裁判工作(英文);

10. 2002年12月,應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邀請,以專家身份參加在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商業與金融欺詐專家組會議;

11. 2004年4月,應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邀請,以專家身份參加在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商業與金融欺詐會議,並在會議召開前任組委會成員;

12. 2004年9月,代表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組織並參與中、澳、德三國教師、法官、律師等在北京舉行的司法研討會與模擬庭審;

13. 2005年9月,代表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組織並參與中、澳、法三國教師、法官、律師等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司法研討會與模擬庭審;

14. 2006年7月,代表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組織並參加了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的中澳百所法學院院長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